三年奔走荒山道。喜说苕溪好。苕溪秋水漫悠悠。载将离恨上杭州。
干戈未已身如寄。安乐知何处。青溪溪上钓鱼矶。纵使无鱼,还有蟹螯肥。
注释
三年奔走荒山道。喜说苕溪好。 三年来奔波劳累,在荒山道上辗转流离。听到朋友说苕溪水美。
苕溪秋水漫悠悠。载将离恨上杭州。 苕溪之水波光粼粼,载着我的离别之愁,漂向杭州。
干戈未已身如寄。安乐知何处。 战事未停,如同流离失所之人;不知何处才是安乐之所?
青溪溪上钓鱼矶。纵使无鱼,还有蟹螯肥。 在青溪溪边垂钓,即使没有鱼儿可钓,还有鲜美的蟹足可供品尝。
赏析
此诗为作者送别挚友鲁道源而作。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第一句“三年奔走荒山道”,描绘了诗人在三年中为了生计而四处奔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第二句“喜说苕溪好”,则是表达了他对家乡苕溪的热爱。他听说苕溪水美,便满怀喜悦地与之交流,可见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第三句“苕溪秋水漫悠悠”,则进一步描绘了苕溪之水的宁静和美丽。诗人以“漫悠悠”来形容苕溪之水,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
第四句“载将离恨上杭州”,则是表达了他对离别的不舍之情。他将离别之愁,寄托在即将离开的杭州之上。
第五句“干戈未已身如寄”,则是表达了他在战乱中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他身在异地,如同寄居他乡之人,无法安居乐业。
第六句“安乐知何处”,则是表达了他对安定生活的追求。他不知道安定的生活在哪里,只能期盼着战争结束之后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
最后一句“青溪溪上钓鱼矶”,则是表达了他在生活中的乐趣。他喜欢在青溪溪边钓鱼,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与友人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艰辛、离别之情以及追求安定生活的情感。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