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
连山晴黛分岩洞,列戍昏烟叠鼓鼙。
陇上梅花无雁过,庭前榕叶有莺啼。
使君自是金闺彦,暂为分忧及远黎。
【注释】
五溪:指五条小溪,在今广西融县附近。天山融州大守:即王融,字仲德,南朝宋时人,曾任南兖州刺吏,后入朝为散骑常侍。融州:治所在桂阳郡(今属广西)。
五马:指王融乘的五匹马,五色俱全,象征显贵。翩翩:轻快的样子。
玉融:融州别称。
桂林西:指融州所在的桂阳县,因地多产玉而得名。
连山晴黛:形容山峰连绵,青色如黛色。晴黛:晴朗的山色。
岩洞:岩石上的洞口或山洞。列戍:排列好的营寨,这里泛指边塞。昏烟:夕阳的余晖,这里指日落时分的暮霭。
陇上:指甘肃一带。梅花:指梅花岭。雁过:指候鸟北归,这里指战乱之后,北方来的流民。陇上梅花无雁过:意为战乱已止,南方也太平了。
榕叶:指榕树的叶子,这里比喻岭南的树木。莺啼:黄莺鸣叫。
金闺彦:宫廷中的贤士。
【赏析】
《送桂州王大守》是一首写景和抒怀的七绝。诗的前四句主要写送别时的景物描写。首句写诗人与桂州大守王融分别时的情景:“五马”代指王融所乘之车,“翩翩”形容车马行走的轻盈矫健。第二句写桂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融州位于五溪之滨,地处桂林以西,山峦叠嶂,景色秀丽。第三句写融州的山川特点,连山如黛,分峙的岩洞;远处军营,烟雾缭绕,鼓鼙声不绝于耳。这四句写景,既写出了王融离别时的景象,又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中间四句写送别时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第四句写目送远去的大守,只见到他的身影渐行渐远。第五句写目送远行的王融,只见到他乘坐的车马正缓缓前行。第六句写日落西山,暮霭四起,暗示天色已晚。第七句写日暮黄昏时,陇山上的梅花树上没有飞来过一群北归的候鸟,而岭南的榕树上却有黄莺在鸣叫。这是从眼前景物联想到远方人事。这两句诗用陇上梅花、陇上榕叶、陇上无雁和庭前有莺、庭前有啼声的对偶手法,表现了作者的感慨:陇上无雁,表明战事已经结束,南方也太平无事了;而岭南榕树上的黄莺在啼叫,则表明朝廷尚需招抚安抚百姓。这几句既是写景,又是寓情于景。
最后四句是写送别后的感想。第八句说,你是一位出自宫廷的贤士,现在被派往远离京城的地方去任职。第九句说,这次你去桂州做刺史,是为了暂作安抚黎民百姓之事,暂时解除他们的忧虑。这两句诗是对王融的慰勉和祝愿。
这首诗是送王融赴任桂州所写的。王融是南朝宋时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在南兖州任刺吏,后来入朝做散骑常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王融的安慰和勉励之意。
此诗先写景后写赠别之情,情景交融,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