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高迥不宜冬,古木回廊浩荡风。
华盖紫微天咫尺,泰阶黄道日当中。
捷书迅急时闻奏,退食从容每自公。
衰晚腐儒何补报,只须制作示无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史馆上直次王应奉的景色,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玉堂高迥不宜冬”,描述了史馆(古代负责编纂、修撰历史典籍的官署)的高远和清幽,使得冬天也显得不那么寒冷。这里“玉堂”指的是史馆,“高迥”表示其建筑的高峻和宽敞。

第二句“古木回廊浩荡风”,进一步描绘了史馆内部的景象。古树环绕,回廊曲折,形成了一种宏伟而古朴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这里的“古木回廊”形象地表达了史馆内部的古老和悠久。

第三句“华盖紫微天咫尺,泰阶黄道日当中”,则转向了对皇帝的关注。华盖(即皇帝的车辇或仪仗)紫微天(指帝王的居所)就在咫尺之遥,而皇帝行走的泰阶(天子所走之路)则在黄道(太阳运行的道路)之上。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描绘皇帝与史馆之间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第四句“捷书迅急时闻奏,退食从容每自公”,则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职责的认识和感受。当有紧急公文奏报时,他能够迅速得到通知并及时处理;而在闲暇之余,他也能够在公共事务中尽职尽责。这里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工作的态度和责任感。

第五句“衰晚腐儒何补报,只须制作示无穷”,则是对整个诗歌的总结和升华。作者认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对于历史的贡献却无法弥补,只能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展示无穷的可能性。这里的“衰晚腐儒”自嘲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谦虚态度;而“制作示无穷”则强调了自己对于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史馆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史馆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情;而通过个人的感慨,则体现了作者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责任感。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文化的气息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