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此日客殊方,谁拟今年住九江。
花鸟春愁诗漫兴,乾坤元气酒难降。
乡心华盖云千里,病目匡庐雪一窗。
到处青山薇可食,老来何必泪双双。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
诗句释义:
年年此日客殊方,谁拟今年住九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每年都会在不同的地方度过立春这个特殊的日子,而今年的自己却打算在九江居住。”客”指的是在外漂泊的人,”殊方”表示不同的地方。花鸟春愁诗漫兴,乾坤元气酒难降。
诗人通过春天的花鸟来表达自己的愁绪,同时以”诗漫兴”暗示这种情绪的随意和即兴。这里的“乾坤”是指整个宇宙,”元气”则是自然界的力量。诗人提到酒难以消解这些愁苦,显示出饮酒只是权宜之计。乡心华盖云千里,病目匡庐雪一窗。
这里的“乡心”指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用“华盖”比喻天空,”云千里”意味着距离遥远。”病目”则可能指视力不佳或疾病,”匡庐”是庐山的别称,”雪一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上飘洒下的雪花。到处青山薇可食,老来何必泪双双。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虽然四处都是青山,但它们也提供了食物,说明生活虽简朴但也能自给自足。最后一句”老来何必泪双双”则是说,人老了就不必像年轻时候那样感伤,泪水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多困扰。
译文:
每年这个时候,我在异地他乡,不知今年会住在哪里?花鸟之间,我充满了春天的忧愁。天地间的气息似乎难以被酒所降服。
我思乡心切,就像天上的云层相隔千里;我眼疾使得看不清楚,就像庐山上的雪景一片模糊。
到处都有青山可以采摘食用,年纪大了又何必总是流泪呢?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从诗中可以看出,尽管诗人身处异地,但仍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对生活持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诗人通过对春天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通过对比“病目”与“匡庐雪”,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无奈和辛酸。然而,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选择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老来何必泪双双”,更是表现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豁达和超脱,以及对未来的坦然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