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何可极,中心忽伤悲。
乱山插沧海,千叠壮且奇。
信哉神仙宅,而养云雾姿。
雕锼鬼斧觖,刮濯龙湫移。
坎窞森立剑,槎枒割灵旗。
微涵赤岸水,暗产琼田芝。
老生今安在,方士不我欺。
经过燕齐靡,出没楚汉危。
挟山作书镇,分海为砚池。
残花锦石烂,淡墨珠岩披。
东溟地涵蓄,北极天斡维。
玉舄投已远,桑田变难期。
誓追凌波步,行折拂日枝。
羽丘杳如梦,玄圃深更疑。
岂无抱朴子,去我乃若遗。
空馀炼药鼎,尚有樵人知。

这是一首描绘隐者的诗。诗人通过描述隐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联“望马秦桃花诸山羡门安期生隐处”,诗人遥望着远处的桃花源,那里的山峰如马、秦、桃花等名胜古迹一样美丽。同时,也暗指了那些隐居在山中的仙人们。

颔联“此去何可极,中心忽伤悲”,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但也透露出内心的伤感。他知道自己无法真正地实现这种生活,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思念。

颈联“乱山插沧海,千叠壮且奇”进一步描述了隐者生活的环境。这里的山峦如同插入大海中的宝剑一般,既壮观又奇特。

接下来的每一联,诗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赞美了隐者的生活。从他们的住所到他们的修炼之地,每一处都充满了神秘和美丽。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精神自由的意境。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