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日日望回銮,锦绣湖山醉里看。
恋著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
西湖
故都日日望回銮,锦绣湖山醉里看。
恋著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
注释:
- 故都:这里指汴梁(今河南开封),诗人曾在此为官,因此说故都。
- 望回銮:盼望皇帝能回到京城。
- 锦绣:形容景色美好如锦绣一般。
- 湖山:指西湖的山水美景。
- 销金锅子:一种古代铜制的炊具,表面涂有金色,用于烹制食物。
- 龙沙:泛指沙漠地区,这里指代边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湖边所作,表达了对故都的思念和对西湖美景的欣赏。
故都日日望回銮,锦绣湖山醉里看。
恋著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
西湖
故都日日望回銮,锦绣湖山醉里看。
恋著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
注释:
江山万里图 诗句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画面中展现了辽阔的江山和壮丽的景色。首句“只尺寒流千万峰”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蜿蜒曲折,以及山峰的连绵起伏,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次句“濡声寂寂暮猿空”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仿佛能听到山谷中的猿猴在暮色中长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译文: 只见一条条寒流蜿蜒曲折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1. 毡城万里风雪寒 - 词语注释:毡城,指代遥远的边城。万里,形容距离遥远。风雪寒,描绘了边城的严寒气候。 - 译文:遥远的边城,风雪肆虐,天气寒冷。 2. 妾行虽危汉室安 - 词语注释:妾行,指昭君出塞的旅程。虽,虽然。危,危险。 - 译文:虽然昭君出嫁到匈奴,但汉朝依然安定无忧。 3. 汉室已安妾终老 - 词语注释:汉室,即汉朝。已安,已经安定。妾,指昭君。 -
诗句原文:自君之出矣,妾自奉尊嫜。知君不思妾,亦当思故乡。 译文:自从你离开后,我独自侍奉着家室。知道你不再想念我,我也该思念我的家乡。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女性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她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即使知道丈夫不再回头,她也依然怀念自己的故乡。这里的“自君之出”指的是丈夫离开,而“妾”则是指妻子。诗中的妻子虽然孤独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她的心始终牵挂着远方的丈夫。 赏析
诗句翻译:“全齐拱手受燕兵,义士谁为国重轻?” 这句诗的大意是说:整个齐国都向燕军投降了。那么在国家危难之际,谁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又是谁应该为国家的安危和利益负责呢?这里的“义士”指的是那些忠诚于国家、愿意为国家的利益和安危而奋斗的人。他们可能是武将,也可能是文臣,或者是普通百姓。然而,面对外敌入侵的困境,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法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选择投降或妥协,这让诗人深感痛心和愤怒
【注释】五杂组:指战国时齐威王设的五个方面的人才。冠冕缨:指戴帽饰、系缨带。 往复还:指军队调动频繁,往返不定。戍卒更:指士兵换防。 不得已:指形势迫使。平城:地名,在今河北正定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战争造成的惨象,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不满和厌恶之情。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炼质朴,形象生动传神,富有音乐感。 “五杂组,冠冕缨。往复还,戍卒更。不得已,困平城。”这四句诗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首联写景灵宫的原庙,用“都人忆故宫”点出孟门,即唐玄宗曾到孟门,后在长安建兴庆宫,称南内或西内,又称大明宫。第二联写当年唐玄宗驾幸处,乔木鸟呼风,写出了当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第三联写“乔木”之盛,是借昔年之事以喻当今之事,暗寓今不如昔之意
注释:刘伶墓 酒浇磊块作平怀,一锸相随死便埋。 个是先生醒时语,醉中那复问形骸。 刘伶墓:即刘伶墓诗,晋代阮籍的《咏怀诗》之一。 刘伶:即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兼酿酒师刘伶。 磊块:指胸中郁闷不平之气。 平怀:心情平静。 锸(chā):古代挖掘土地的工具。 个:指“我”。 醒时:清醒的时候。 语:说的话。 形骸:形体、躯体。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与感悟。首句“酒浇磊块作平怀”
玉环病齿图 一点春寒入瓠悄,海棠花下独颦眉。 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 注释: 一点春寒入瓠悄:一点春寒悄悄进入葫芦。瓠,葫芦。 海棠花下独颦眉:独自皱着眉头看着海棠花。 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厨房里每年的日子都不曾传唤过我,也不曾被君王索要过荔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玉环的牙齿和对食物的喜好,来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注释: 1. 旱乡田父言:这是诗人对一位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农夫的赞美,他辛勤劳作,不畏艰辛。 2. 疲牛病嚅饿桑间:疲惫的牛在桑树丛中挣扎着寻找食物,饥肠辘辘。 3. 碌碡间眠麦地乾:牛躺在干涸的麦田里休息。 4. 残税驱将儿子去:为了缴纳剩余的税款,农夫不得不让年幼的儿子外出打工挣钱。 5. 岂畦欲倩草人看:难道田地里的杂草需要请草人来除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农民的生活场景
注释:函谷关中有很多富列侯,黄童也僭越上卿的阴谋。此时园绮还是年幼的人,甘隐居商山到了白头。 赏析:这首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汉代甘罗、商山四皓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不满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身遭遇,反映了作者的感慨与无奈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王介甫:指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投老归耕白下田:形容年老时回到故乡务农。 青苗犹未罢民钱:青苗法是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保护农民利益,减少农民负担。 半山春色多桃李:形容山林中的桃花和李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无奈花飞怨杜鹃:杜鹃鸟的啼叫声让人感到悲伤,这里用来形容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归乡务农的生活情景
李国主 春天花朵盛开秋天月亮明亮满雕栏,便到了江南也是一场美梦。近来为何不事汤沐,只是将清泪洗红颜。 注释: 1. 春花秋月满雕阑:春天的花朵盛开,秋天的月亮明亮,满雕栏都是如此美好的景象。 2. 便是江南亦是梦间:即便是到了江南,也仿佛是在梦中一般。 3. 近日何尝事汤沐:近来为什么没有事做呢? 4. 只将清泪洗朱颜:只是用清泪洗去红颜,即用泪水清洗容颜,表现出一种哀伤和无奈。 赏析:
《张建封妾盼盼》是宋无的作品,通过描述一位女子的孤独与坚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望和挑战。此诗不仅描绘了盼盼的生活状态,还通过她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背景的详细解读: 1. 诗词原文: 妾未成灰鬓已霜,啼红十载唾茸窗。 香魂若作楼中燕,一世孤飞不肯双。 2. 逐句释义: - 妾未成灰鬓已霜:描述了盼盼年纪轻轻却已经满头白发,形象地展现了她的衰老。 -
【注解】 郎罢藤阴老泪潸:指秦少游与妻子王弗的离别。 黄金谁赎蔡姬还:指秦少游被迫休妻之事。《汉书·外戚传》载,汉哀帝刘欣时,中山孝王刘胜的女儿刘嫖(即后来的飞燕)被立为皇后,后因巫蛊之事被废,迁居长门宫,终日以泪洗面,哀伤不已。后有人愿出黄金十万斤赎她回宫,但刘嫖不为所动。此事见于《西京杂记》卷二。 看来山抹微云恨:指秦少游与王弗被迫分离,他内心充满了对王弗的怨恨。 蛾眉出汉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来进行分析。这首七言绝句的作者是南宋诗人陆游。“岳武穆王”指的是岳飞。全诗大意为:收复神州指掌间,永昌陵侧诏师还。丹心一片栖霞月,犹照中原万里山。 【答案】 译文:收复国土在指掌之间,永昌陵前皇帝诏令班师回朝。忠心一片如栖霞之月,照耀着中原万里大好河山。 赏析: 首句说收复国土在指掌之间
这首诗的首句“六鳌海上失乘舆”描绘了一幅海上失去神舟的壮丽画面,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不安。"六鳌"在神话中是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它们常常随潮波上下来往,象征着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次句“天柱臣难只手扶”表达了国家危难之际,虽有英雄豪杰,但难以挽回颓势的无奈。这里的“天柱”指的是支撑天地的巨大柱子,暗喻国家的根基或支柱。 诗的第三句“应有二妃魂尚在”,则转向了对古代忠烈人物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