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山菡萏开,浓秀映秋碧。
长风泻万里,寒花落石壁。
云气静欲消,霞光乱相射。
缥缈浮丘翁,素手垂鹤翼。
笑看蓬莱波,与世共陈迹。
天地无恒春,群儿倚少色。
功名犹自误,口体乃相贼。
安知骨为尘,不得同瓦砾。

秋日山行杂兴三首

晚山菡萏开,浓秀映秋碧。

长风泻万里,寒花落石壁。

云气静欲消,霞光乱相射。

缥缈浮丘翁,素手垂鹤翼。

笑看蓬莱波,与世共陈迹。

天地无恒春,群儿倚少色。

功名犹自误,口体乃相贼。

安知骨为尘,不得同瓦砾。

注释:

  • 晚山菡萏开:傍晚的山峰上,荷花盛开,显得格外艳丽。
  • 浓秀映秋碧:浓郁的花朵和秀逸的姿态映衬着秋天的碧绿。
  • 长风泻万里:长风吹过万里之遥,仿佛要将万物都吹走。
  • 寒花落石壁:寒冷的花儿落在石壁上,显得格外凄美。
  • 云气静欲消:云气静止下来,似乎在消散。
  • 霞光乱相射:阳光与云彩相互交织,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 缥缈浮丘翁:如同飘渺的神仙一般,漂浮在山间。
  • 素手垂鹤翼:仙女般的手指垂落,宛如仙鹤展翅。
  • 笑看蓬莱波:笑着看着蓬莱湖的波浪,心情轻松愉快。
  • 与世共陈迹:世间的人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切。
  • 天地无恒春:四季更替,春天总是短暂的。
  • 群儿倚少色:孩子们因为年幼而缺乏活力。
  • 功名犹自误:功名利禄仍然会让人迷失。
  • 口体乃相贼:身体和口舌之间相互伤害。
  • 安知骨为尘:何必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变成尘埃。
  • 不得同瓦砾:不能像瓦片一样平凡地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个人感慨的诗篇。诗人在秋日的山间行走,看到晚山的荷花盛开,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他也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如风、云、霞光等。诗人将自己比作仙人,用“缥缈浮丘翁”来形容自己的高洁品质,用“素手垂鹤翼”形容自己的优雅气质。他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着周围的景色和人们的行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