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十志看不足,爱雪贪行雪相逐。晴风吹散圯山寒,三十六陂水初绿。
黄洲挐得罩篷船,松筠缭绕烟成渊。陂声叠下滩声恶,鲍照却歌《行路难》。

诗句:卢鸿十志看不足,爱雪贪行雪相逐。

译文:我看着卢鸿十志却感觉还远远不够,喜爱着雪景贪恋着行走在这洁白的雪地上,任由风儿将圯山的寒意吹散,三十六陂的水开始变得清新绿意盎然。

注释:卢鸿十志:指《卢鸿集》。爱雪贪行雪相逐:形容人喜欢下雪且乐于在雪地中行走。圯山:即圯山,位于今河南省境内。陂声叠下滩声恶:形容水声和滩声交织在一起,显得十分嘈杂。鲍照:字明远,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却歌《行路难》:用典,《行路难》是鲍照的作品,此处表示反讽地表达自己的困难处境。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宝塘舟行至临汝时所见所感的诗。诗人以“卢鸿十志看不足”开篇,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渴望,但现实的限制使他感到难以满足。接着,“爱雪贪行雪相逐”描绘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以及因爱雪而乐于行走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在后两句中,“晴风吹散圯山寒”和“三十六陂水初绿”,则分别描述了天气变化给大自然带来的影响和春天到来时的景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感受。

最后两句“黄洲挐得罩篷船,松筠缭绕烟成渊”则具体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景象,黄洲上的渔船、缭绕的松树和烟雾交织成的水域,都为这首诗增添了浓厚的画面感。而“陂声叠下滩声恶,鲍照却歌《行路难》”,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他虽然欣赏眼前的美景,但却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正如他所吟唱的《行路难》。

此诗通过对宝塘舟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中的典故和引用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