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上雕弓百战勋,居延城外又移军。
不知万里沙场苦,犹自笙歌彻晓闻。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首先要读懂是内容,体会思想内涵;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此诗前两句“臂上雕弓百战勋,居延城外又移军”写征夫身负弓箭,征战沙场,屡建功勋。后两句“不知万里沙场苦,犹自笙歌彻晓闻”,写征夫身经百战,功成名就之后,仍不知战场上的艰苦,依然沉醉在笙歌之中,乐而忘忧。从全诗来看,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征夫们英勇无畏、报国杀敌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答案】

译文:身上披着盔甲,手臂挽着弓箭,百战百胜,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又在居延城外,重新调遣大军。

赏析:

首句“臂上雕(diao) 弓百战勋”,一个“雕(diao)”字,写出了战士们身上所披之铠的精钢打造,也写出他们作战时那种勇往直前、不畏强敌的气概。一个“百战”字,则概括出了战士们的战绩,也写出了他们的英勇无畏。

颔联“居延城外又移军”,点明了地点——居延城。居延城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为西汉王朝的屯田重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里地势险要,水草丰美,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每当汉匈战争爆发,汉朝军队便常在这里驻扎。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战士们百战百胜、功成名就的荣耀和骄傲,而且也写出了他们因胜利而带来的欢乐与陶醉。

颈联“不知万里沙场苦,犹自笙歌彻晓闻”。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意味。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既写出了战士的无知,也写出了他们的不知。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战争的艰苦已经让他们麻木,他们哪里会知道呢?同时,他们也根本不会去理会这些艰苦,因为他们已经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这两句诗,既是对征夫们的讽刺和嘲笑,更是对他们不思进取、沉溺于享乐生活的一种谴责。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征夫们英勇无畏、报国杀敌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种对战争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民疾苦的一种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