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青云器,底蕴莫能见。
开口论利害,坐客服雄辩。
汪汪江海量,气不许黄宪。
从来布衣愿,一掷轻百万。
投瓜必报琼,岂望在焚券。
虽承雨露恩,慷慨辄自献。
与其便于已,孰若于国便。
盖尝推此心,天下欲兼善。
儒家惟有孟,日夜讲不倦。
傥以利为利,请看货殖传。
成之夜谈省庭新事
【注释】:成,指汉武帝的大臣公孙弘。省庭,指汉武帝在未央宫前的廷尉厅前设置了一个省庭,以听取群臣意见和奏议。夜谈,指晚上在廷尉厅前举行朝会时的讨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汉朝名臣公孙弘的一次夜谈会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公孙弘的形象,展示了他的智慧、胸怀和远见卓识。
伟哉青云器,底蕴莫能见。
【注释】:伟哉,赞美之意。青云器,指才华横溢的人。底蕴,指内在的本质或素质。
【赏析】:此句赞扬公孙弘的才能如同青云般高远,其内涵深厚,无法被完全了解。
开口论利害,坐客服雄辩。
【注释】:开口,指开始讲话或发表观点。论,议论。利害,指利益和祸患。坐听,指认真倾听。
【赏析】:此两句描写了公孙弘辩论时的风度和能力,他能够准确分析形势,提出明智的建议,使听众信服。
汪汪江海量,气不许黄宪。
【注释】:汪汪,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江海,比喻胸怀宽广如江海。气,指精神或气势。黄宪,指东汉时期的名士黄宪。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展现了公孙弘的胸襟广阔,能够容纳各种意见和建议,不因个人情绪而影响判断。
从来布衣愿,一掷轻百万。
【注释】:从来,从前。布衣,指平民百姓。一掷,指一次行动或决定。百万,指大量金钱或财富。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公孙弘慷慨解囊、乐于助人的赞赏。他认为公孙弘的行为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投瓜必报琼,岂望在焚券。
【注释】:投瓜,指投送瓜果表示感谢。琼,指美玉。焚券,指烧毁契约或合同。
【赏析】:此句表达了公孙弘对恩惠的感激之情,他不仅回报了恩惠,还表示不会因为利益而破坏关系。
虽承雨露恩,慷慨辄自献。
【注释】:虽,即使。雨露恩,比喻皇帝给予的恩惠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一样恩泽普降。慷慨,指豪爽大方。辄,就的意思。
【赏析】:此句赞美了公孙弘的高尚品德和豪爽性格。他认为公孙弘能够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和人民着想。
与其便于已,孰若于国便。
【注释】:便于己,指对自己有利。国便,指对国家有利。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公孙弘的看法,他认为公孙弘更看重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国家利益观。
盖尝推此心,天下欲兼善。
【注释】: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推,推广或推广至某事物上。天下,这里指整个国家或世界。兼善,指兼顾各方的利益和福祉。
【赏析】:此句总结了诗人对于公孙弘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操和卓越领导能力的人,他能够推己及人,关心国家的大事,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儒家惟有孟,日夜讲不倦。
【注释】:儒家,指儒家学派。孟,指孔子。讲,指讲授或教导。日夜讲不倦,指孔子为了传授儒家思想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
【赏析】:此句强调了孔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他认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傥以利为利,请看货殖传。
【注释】:傥,如果的意思。货殖,指商业经营。传,指传记或著作。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孔子商业理念的肯定和赞扬。他认为孔子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他还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货殖”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