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马常思卷旆旌,如何处处尚屯兵?
为邦喜有汉三杰,习礼惭无鲁两生。
虽觉风沙成昼晦,终期河汉向秋明。
买牛负耒归乡里,没齿箪瓢亦已荣。
这首诗是李白的《次子勉韵二首》,下面将对这首诗逐一进行解读:
- 诗句原文:
疲马常思卷旆旌,如何处处尚屯兵?
为邦喜有汉三杰,习礼惭无鲁两生。
虽觉风沙成昼晦,终期河汉向秋明。
买牛负耒归乡里,没齿箪瓢亦已荣。
- 注释:
- 疲马常思卷旆旌:形容马常常想着要扬起旗帜(出征)。
- 如何处处尚屯兵:为何处处还驻扎着军队?
- 为邦喜有汉三杰:为国家高兴,因为有汉朝的三位杰出人才(如诸葛亮、韩信等)。
- 习礼惭无鲁两生:练习礼仪时感到惭愧,因为没有像孔子和曾参一样的两位贤人(孔子和曾参都是古代著名的贤人)。
- 虽觉风沙成昼晦:虽然感觉到风吹沙尘遮蔽了天空。
- 终期河汉向秋明:最终期待着银河在秋天变得明亮。
- 买牛负耒归乡里:买了一头牛、背起农具回家乡。
- 没齿箪瓢亦已荣:直到老死也以此为荣。
译文:
疲累的战马常想卷起旗帜出发征战,然而到处还是驻扎着军队。为国家感到欣喜,因为有像诸葛亮、韩信这样的汉朝三位杰出人才;但练习礼仪时我感到很惭愧,因为缺少像孔子、曾参这样的两位贤人。虽然感受到风吹沙尘遮蔽了天空,但最终我期待着银河在秋天变得明亮。买了一头牛和一把镰刀回家乡,即使到老我也会为此感到荣耀。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他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如今的成就,以及对自己缺乏历史上伟大人物的自豪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价值和成就的思考。诗中充满了豪迈的情感和对国家、历史人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