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烧乾四大海,安炉炼碎五虚弥。
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儿得志时。

这首诗是咏儒释道三教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清静无为
    “清”代表清净,没有杂念;“静”代表平静,不受外界影响。这里表达的是道家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无为”是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的态度。在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是最高的境界,意味着顺应自然的变化,不去强求。

  2. 立鼎烧乾四大海,安炉炼碎五虚弥
    “立鼎烧乾”指的是建立鼎炉并加热使之干涸,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表示净化心灵和去除杂念。
    “四大海”通常指代佛教中的色、声、香、味四尘,也泛指世间的一切。这里的“四大海”可能是指世俗的诱惑或烦恼。
    “安炉炼碎五虚”则可能指的是通过修炼来克服内心的五种虚妄(贪嗔痴慢疑),以达到心灵的净化。
    “五虚弥”也可能指的是修行者需要克服的五种障碍或欲望,即贪婪、愤怒、愚痴、傲慢和疑惑。

  3. 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儿得志时
    “金丹成象”指的是通过修炼获得了如同金丹般纯净、坚固的能量。这里的“金丹”是道教修炼中的一种重要元素,象征着高深的修为和纯净的力量。
    “成象”则意味着这些能量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形态或象征,成为了修行者的精神支柱。
    “三界”指的是佛教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层次。在这里,金丹的成象被比喻为跨越了三个界限,达到了更高的修为层次。
    “得志时”指的是修行者达到某种境界或目标的时刻,也意味着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或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道家的清静无为和佛教的修炼观念。通过象征性和比喻性的语句,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清净、超越世俗诱惑、达到高深修为的理想境界。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诗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