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流若也透玄关,蹑景登真果不难。
只是星儿孔窍子,迷人如隔万重山。
世间纵有金丹客,太半泥文并着物。
虽然苦志教门中,却似痴猫守空窟。
或将金石为丹母,或云口鼻为玄牝。
或云心肾为坎离,或云精血为奇偶。
劳形苦体费精神,妙本支离道不伸。
直待灵源都丧尽,尚犹执着不回身。
人人自有长生药,道法法人人不肖。
浮华乱目孰回光,薄雾牵情谁返照?
我观颖川野云翁,奇哉道释俱贯通。
玉锁金枷齐解脱,急流勇退慕玄风。
我今得见知音友,故把天机都泄漏。
坎水中间一点金,急须取向离中辏。
一句道心话与贤,从今不必乱钻研。
九夏但观龙取水,明明天意露真诠。
会得此机知采药,地雷震处鼓橐籥。
霎时云雨大滂沱,万气咸臻真快乐。
水中取得玉蟾蜍,送入悬胎鼎内储。
《原道歌》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玄学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第一句:“玄流若也透玄关,蹑景登真果不难。”
- 注释:玄流指的是道家所说的“玄门”,即道家的修炼之路。若也指代了修道之人,而“透玄关”则意味着通过修炼达到了一种高深的境界。“蹑景登真果”则是指修道者通过不断的修炼,最终达到真我的境地。这一句表达了修道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 赏析:这一首开篇即提出了修道者应具备的精神境界,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真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二句:“只是星儿孔窍子,迷人如隔万重山。”
- 注释:星儿指的是修道者心中的灵光或者觉悟,孔窍子则比喻了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诱惑和困难,如同隔着重重的山峰一样难以逾越。这两句诗描绘了修道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困苦。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挑战和考验,提醒读者修行不易,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第三句:“世间纵有金丹客,太半泥文并着物。”
- 注释:金丹客指的是那些致力于炼制仙丹的人,他们试图用物质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太半”则表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追求者都陷入了形式主义和外在的追求中。
- 赏析:这里批评了一些人过于沉迷于追求外在的表象和物质,忽略了真正的精神追求和内在修养。
第四句:“虽然苦志教门中,却似痴猫守空窟。”
- 注释:苦志在这里指的是为了修道而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教门可能指的是修行的各种方法或流派。痴猫则是比喻那些盲目坚持而不知变通的人。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盲目坚持而无实际收获的行为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修行应该注重方法和效果,而非一味地苦心孤诣。
第五句:“或将金石为丹母,或云口鼻为玄牝。”
- 注释:这里的“金石”和“紫牝”都是道家用语,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修炼方法。将金石作为丹母(即炼丹的主要材料之一),或是认为口鼻(呼吸)是通往玄妙之地的途径。
- 赏析:这两句诗展示了道家对于修炼的不同理解和方法,反映了其多样性和包容性。
第六到第八句(每句四字):
第六句:“或云心肾为坎离,或云精血为奇偶。”
第七句:“劳形苦体费精神,妙本支离道不伸。”
第八句:“直待灵源都丧尽,尚犹执着不回身。”
第九句:“人人自有长生药,道法法人人不肖。”
第九句:“浮华乱目孰回光,薄雾牵情谁返照?”
第十句:“我观颖川野云翁,奇哉道释俱贯通。”
第十一句:“玉锁金枷齐解脱,急流勇退慕玄风。”
第十二句:“我今得见知音友,故把天机都泄漏。”
第十三句:“坎水中间一点金,急须取向离中辏。”
第十四句:“一句道心话与贤,从今不必乱钻研。”
第十五句:“九夏但观龙取水,明明天意露真诠。”
第十六句:“会得此机知采药,地雷震处鼓橐籥。”
第十七句:“霎时云雨大滂沱,万气咸臻真快乐。”
第十八句:“水中取得玉蟾蜍,送入悬胎鼎内储。”
整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隐喻和象征,探讨了修道者在追求真理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其中包含了对修道者精神状态的描绘、对不同修道方法的讨论以及对现实生活态度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