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云封却驼冈路。有谁访、溪梅去。梦里疏香风似度。觉来惟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
明朝画笔江天暮。定向渔蓑得奇句。试问帘前深几许。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帘纤雨。
诗句:
冻云封却驼冈路。
译文:
冻云封锁了驼冈的路,有谁来访我?梦里疏香随风传来。醒来只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处追寻。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感慨之作。上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下片则通过梦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冻云封却驼冈路。有谁访、溪梅去。梦里疏香风似度。觉来惟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
明朝画笔江天暮。定向渔蓑得奇句。试问帘前深几许。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帘纤雨。
诗句:
冻云封却驼冈路。
译文:
冻云封锁了驼冈的路,有谁来访我?梦里疏香随风传来。醒来只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处追寻。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感慨之作。上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下片则通过梦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 - 注释:襄阳古道指的是襄阳附近的古道;灞陵桥是古代著名的桥梁,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边灞桥区。这里指代的可能是诗人在秋季游览时所见到的景象。 - 译文:襄阳附近的古老道路和灞陵桥,使得我在秋季的时候,诗情勃发,心情高昂。 - 赏析:开篇就点明了地点,并表达了一种季节感,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容易引发文人骚客的灵感
【解析】 此为咏物词,上阕写风雨摧花,下阕写倚阑望春,以景衬情。“东风”句承上阕“西城陌”,言风雨摧花;“玉管”三句承下阕“倚阑人”,言凭栏而叹。“故苑”句承上阕“后庭花”,言故地重游,感慨颇深。“落尽”句承上阕“东风”句,言风雨已过,花已凋残。“碧”字点出春草的颜色,也暗含词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 【答案】 译文: 春风中几番风雨摧折了西城的路旁花草,我看不见海棠花红梨花白了
【注释】 倦客更遭尘事冗,故寻闲地婆娑。一尊芳酒一声歌。卢郎心未老,潘令鬓行皤。 醉向繁台台上问,满川细柳新荷。薰风楼阁夕阳多。倚阑凝思久,渔笛起烟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词。上阕首二句是写景的,下阕三、四两句则是抒情的。全词通过描写作者登临江岸时所见之景,抒发了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倦客更遭尘事冗,故寻闲地婆娑。”此句为全词之发端。“倦客”表明了词人的身份与心态
【注释】 钓得:指渔父在江上垂钓时,偶然钓起一条鱼。卧看:指钓鱼回来后坐在船头欣赏风景时的情景。船头稳置酒葫芦:指渔父在船上喝酒时,将葫芦安放在船头,以防风吹动。烟际、雨中:指渔父在垂钓和饮酒时所处的环境。作画图:指渔父把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比作一幅美丽的图画。 【赏析】 此诗写一位渔夫的悠闲生活的片段。首句“钓得鱼来卧看书”,写的是诗人所见的一幅画面:一个渔夫,在江边钓鱼
沁园春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衲被蒙头,草鞋着脚,风雨潇潇秋意深。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 一篇梁父高吟,看谷变陵迁古又今。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注释: 1. 壮岁耽书:年轻时沉迷于读书。 2. 黄卷青灯:古代用竹简写文章或做学问时,常在昏黄的灯光下阅读
渔夫 杨柳风前白板扉。荷花雨里绿蓑衣。 红稻美,锦鳞肥。渔笛闲拈月下吹。 注释: 1. 渔父:指打渔的老者。 2. 杨柳风前白板扉:形容渔翁家的门户在杨柳的风中显得格外醒目。白板扉指的是用木板做成的门扉,杨柳风前则暗示着渔翁家门前有杨柳树随风摇曳。 3. 荷花雨里绿蓑衣:形容渔翁身着绿色的蓑衣在雨中的荷花池边劳作。蓑衣是一种用来遮雨的衣物,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4. 红稻美,锦鳞肥
秦楼月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梁台风月,汴堤烟雨。 水涵天影秋如许。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注释: ①秦楼月:词牌名,又名“忆秦娥”、“玉关春”等。 ②寒仍暑:指四季的气候变化无常。 ③春来秋去无今古:意即春秋交替,岁月更替,时光如梭,转眼之间已过了无数个春秋,但古今之事却似乎没有变化。 ④梁台风月,汴堤烟雨:梁城(洛阳)的风和月,汴河(黄河)边的烟雨蒙蒙
诗句: 冻云封却驼冈路。 译文: 冻云封锁了驼冈的路,有谁来访我?梦里疏香随风传来。醒来只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处追寻。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感慨之作。上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下片则通过梦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一百八般佛事,二十四考中书:指佛家的各种仪轨和仪式。一百八般指的是“一百八种”,是佛教中说的一切善法;“佛事”泛指佛教的仪式和活动。二十四考中书是指“二十四考”,这是佛教中对修行者进行考核的一种制度。 山林城市等区区:意谓无论在山林还是在城市,都可以修行。 著甚由来自苦:意思是说,为什么总是要自寻烦恼呢? 过寺谈些般若:意思是说,到寺庙里去讲一些佛理。 逢花倒个葫芦
青玉案 春雨闲居 为山且辟山间路。 屈曲欲迷来去。 构个小桥横水渡。 画楼长榭,草堂蓬户。 安顿闲游处。 栽花种竹忘朝暮。 兴到疾书无题句。 不问人评可曾许。 空庭双鹤,一天风雾。 点点迎春雨。 注释: 1. 为山且辟山间路:为了登山而开辟一条山间小路。 2. 屈曲欲迷来去:小径弯弯曲曲,似乎使人迷失方向。 3. 构个小桥横水渡:建造一座小桥跨越水面。 4. 画楼长榭,草堂蓬户:画楼、长亭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王蒲衣《无题百咏》中的“青玉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首句“琳琅大道风流在”,描绘了琳琅满目的大道上,风流人物如云。这句诗用“琳琅”来形容道路两旁的繁华景象,用“风流在”来表达这些人物都充满了才华和魅力。这里也暗喻了王蒲衣的才华与风采。 第二句“苦春思、如烟海”,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如同烟海般浩渺
【译文】 五月五日,我赠送给邑令杨公一件端午节的礼品。 午时风喜,兰汤沐浴。 斗百草、艾人矗。 角黍包金人百福。 符画钗头,扇颁内府,家家养鸲鹆。 浮碧枕于湖一曲。 彩舟竞渡人如蔟。 人民坐在华胥国,百子安榴,照眼欲明,好取多男祝。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五日赠邑令杨公:指端午。 午风喜并兰汤浴:用《楚辞·招魂》“灵连蜷兮既留,华藻纷其无端兮,春申道之舒一些。首句”意译为:在端午这一天
青玉案·五日赠王令公浮碧山前衙退了。 古县里、槐根老。 把酒读书常到卯。 觞泛菖蒲,彩缠筒粽,五花来竞巧。 石榴花下宜男草。 兰汤沐处占城稻。 一片冰壶名誉早。 笑指灵符,老农愿作,酣歌太平老。 注释: 1. 浮碧山:一座山的名字。 2. 衙退了:衙役已经离开。 3. 古县里:古老的县城。 4. 槐根老:槐树下的老树。 5. 把酒读书:拿着酒杯读书。 6. 把酒读书常到卯(mǎo)
这首诗是苏轼的《青玉案·送休园归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多年望断杭州路。 多年:指很长时间,表示时间的长久。望断:形容盼望之情至深至切,以至于连希望都变得渺茫了。 杭州路:指杭州的街巷、道路,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在杭州居住的地方。 忽买棹,长江去。 突然决定购买船只,准备乘船远行。 棹:古代划船用的桨,这里指划船。 江水滔天阔无数。 江水:指长江的水。滔天:形容江水波涛汹涌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青玉案 - 描述场景和氛围 解释: “青玉案”是一种古代的器物,通常用于摆放食物或餐具。在此处,它可能象征着一个安静而优雅的用餐或休息环境。此词描绘了一种宁静、舒适的环境,为下文的情感表达提供了背景。 第二句:暗飘玉笛高楼暮 - 描述孤独和思乡之情 解释: 这句中的“玉笛”是古乐器名,常用来象征音乐。这里的“暗飘”表达了音乐声的隐约与不张扬
青玉案 仙踪渺渺知何处,只楼台,空千古。 指点江天天外路,苍茫樊口,迷离云杜,极目哀鸿去。 春阴漠漠层阑护,过客谁能更题句? 好景一时都领取,烟生渔港,月沉沙渚,鹦鹉洲边雨。 注释: 1. 青玉案:词牌名,又名“百宜乐”、“忆秦娥”。 2. 仙踪渺渺知何处:仙踪(神话中仙人的踪迹)渺渺(形容遥远、不可捉摸),不知何处(指神仙的所在)。 3. 只楼台,空千古:只有楼台,空寂了无数年。 4.
诗句:天南人向天南去,说万里、经吴楚。 译文:南方的人正在向南飞翔,他们要经过万里之遥、穿越吴越之地。 注释:“天南”代指南方,“天南人”指南方之人或南行之人。“说万里”表示要经历漫长的旅程。“经吴楚”指的是途径吴地和楚国一带,即从南方的吴地(今江苏苏州)到楚国(今湖北荆州)。 赏析: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方人即将踏上漫长而遥远的旅途,他们要跨越广阔的地域,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到达目的地
【诗句释义】 1. 青门:指青州城门,这里泛指北方。 2. 英雄住:指豪杰或英雄人物居住的地方。 3. 我行:我之行程。 4. 何许:何处。 5. 半壁漏天:形容天气阴沉,天空中只有很少的阳光透进来。 6. 夔门剑阁:指四川的夔州和剑门关,都是著名的山险要隘。 7. 东吴西楚:指长江下游的东吴和长江上游的西楚,即今天的上海和南京一带。 8. 关心处:指那些值得关心的地方。 9. 前朝几点消寒雨
诗句释义: 1. 斜阳收向墙西去:形容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2. 早爇着、芳兰炷:点燃了香炉中的香火。 3. 待欲题诗浑别绪:想要写诗,但心中却有难以言说的忧愁和思绪。 4. 灯前闲坐,花前闲忆:在灯光昏暗的环境下悠闲地坐着,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5. 总是凄清趣:总是充满了凄凉和寂寞的氛围。 6. 倦虫宿鸟交加语:形容鸟儿和虫子在黄昏时分相互交流。 7. 秋都在、层檐树
沁园春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衲被蒙头,草鞋着脚,风雨潇潇秋意深。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 一篇梁父高吟,看谷变陵迁古又今。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注释: 1. 壮岁耽书:年轻时沉迷于读书。 2. 黄卷青灯:古代用竹简写文章或做学问时,常在昏黄的灯光下阅读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一百八般佛事,二十四考中书:指佛家的各种仪轨和仪式。一百八般指的是“一百八种”,是佛教中说的一切善法;“佛事”泛指佛教的仪式和活动。二十四考中书是指“二十四考”,这是佛教中对修行者进行考核的一种制度。 山林城市等区区:意谓无论在山林还是在城市,都可以修行。 著甚由来自苦:意思是说,为什么总是要自寻烦恼呢? 过寺谈些般若:意思是说,到寺庙里去讲一些佛理。 逢花倒个葫芦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锦衣玉食(jǐn yī yù shí):指华丽的服饰和珍美的食物。 - 为福(wéi fú):是福气的意思。 - 檀板金樽(tán bǎn jīn zūn):檀木制的拍板,金属制的酒杯。泛指乐器和酒器。 - 瓦盆(wǎ pén):用泥土烧成的盆。 - 盛酒(chéng jiǔ):把酒装进容器中。 - 木绵裘(mù mián qiú):用木头做成的棉袄。 赏析:
【注释】 倦客更遭尘事冗,故寻闲地婆娑。一尊芳酒一声歌。卢郎心未老,潘令鬓行皤。 醉向繁台台上问,满川细柳新荷。薰风楼阁夕阳多。倚阑凝思久,渔笛起烟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词。上阕首二句是写景的,下阕三、四两句则是抒情的。全词通过描写作者登临江岸时所见之景,抒发了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倦客更遭尘事冗,故寻闲地婆娑。”此句为全词之发端。“倦客”表明了词人的身份与心态
【解析】 此为咏物词,上阕写风雨摧花,下阕写倚阑望春,以景衬情。“东风”句承上阕“西城陌”,言风雨摧花;“玉管”三句承下阕“倚阑人”,言凭栏而叹。“故苑”句承上阕“后庭花”,言故地重游,感慨颇深。“落尽”句承上阕“东风”句,言风雨已过,花已凋残。“碧”字点出春草的颜色,也暗含词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 【答案】 译文: 春风中几番风雨摧折了西城的路旁花草,我看不见海棠花红梨花白了
秦楼月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梁台风月,汴堤烟雨。 水涵天影秋如许。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注释: ①秦楼月:词牌名,又名“忆秦娥”、“玉关春”等。 ②寒仍暑:指四季的气候变化无常。 ③春来秋去无今古:意即春秋交替,岁月更替,时光如梭,转眼之间已过了无数个春秋,但古今之事却似乎没有变化。 ④梁台风月,汴堤烟雨:梁城(洛阳)的风和月,汴河(黄河)边的烟雨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