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章,谁独步、上林词客。游曾倦、家徒四壁,气吞七泽。华表留言朝禁闼,使星动彩归乡国。笑向来、父老到如今,知豪杰。
人世事,真难测。君亦尔,将谁责。顾金多禄厚,顿忘畴昔。琴上早期心共赤,镜中忍使头先白。能不改、只有蜀江边,青山色。
满江红·相如驷马桥
汉代文章,谁独步、上林词客。游曾倦、家徒四壁,气吞七泽。华表留言朝禁闼,使星动彩归乡国。笑向来、父老到如今,知豪杰。
人世事,真难测。君亦尔,将谁责。顾金多禄厚,顿忘畴昔。琴上早期心共赤,镜中忍使头先白。能不改、只有蜀江边,青山色。
注释:这首词是辛稼轩在成都作的一首咏怀词。“上林”是指汉朝的上林苑,这里借指汉王朝。上林词客:即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他在汉武帝时曾官至郎中令,故称其为上林词客。“华表留言朝禁闼”,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以显名。孝武帝时,略论司马相如所著子虚赋十五篇。”又据《汉书·艺文志》:“司马长卿赋二十九篇,陆贾造书八篇,太史公书亦八篇,凡百三十二篇。”可知此词中的“华表”即指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该赋描绘了天子行幸上林苑时所见之繁华景象,并借以讽谏汉武帝。“使星”,指使者张骞,他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被称为通西域之使。《汉书·张骞传》:“骞诚负国,幸得通至乌孙。自期以为过矣。国小地狭,而安土乐俗,得吾使人,殊大利也。”又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初,骞行时百余人……后随者六百人……皆着胡服,带弓刀,持满而归。”所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与张骞的出使西域,均是汉朝对外交流的重要事件,而作者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笑向来、父老到如今,知豪杰”,意谓笑看那些曾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辈人物,直到今天仍然知道他们是何等的英雄豪杰。“君亦尔,将谁责”,意思是你也像你这样的去做吧,你又该去责备什么人呢?“顾金多禄厚,顿忘畴昔”,意谓只因为自己拥有许多财富和高官厚禄,所以才忘记了过去曾经有过的一段经历。“琴上早期心共赤,镜中忍使头先白”,意思是说:我常常抚琴怀念早年的心,可是却不忍心看到镜中的白发;我本应珍惜青春,可是却只能看到镜中的白发。“能不改、只有蜀江边,青山色”,这是全词的结句,意思是说:只有那蜀江边的青山依旧存在,它的颜色依然如此。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词。首句点明题目,写司马相如曾在上林苑任词客。“游曾倦”以下数句,追忆司马相如的一生。从少年时代起便有远大的抱负,后来终于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然而他的生活道路并不顺利,由于屡受打击,最后只好离开京城,来到成都隐居,过着闲散的生活。“华表”句用《上林赋》典故,赞扬司马相如的文章写得好。“笑向来”以下数句,抒发自己对老前辈们的看法。认为他们虽然很有成就,但是最终不免要死去,而自己则不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顾金多”以下数句,感叹自己的遭遇。由于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却反而忘记过去的艰苦生活,甚至不惜变卖祖传的田产来满足个人的欲望。“琴上”二句,慨叹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保持青春不衰。“能不改”二句,抒写作者的情怀。他虽然在政治上有所失意,但仍然希望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身,不要被世人所误解。最后二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蜀地风光秀丽,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但自己却无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