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来东壁,台成乐毅亲。
宁为猵见笑,勿以蠖求伸。
喋喋羞同志,栖栖忆故人。
鸟飞应择木,鱼逝必惊纶。
爆竹岁云暮,椒盘日便春。
依然弦诵地,童稚会比邻。

《送杜洲山长刘公辅二首》

第一首:

手持朝廷的征召令来到东壁,建成了乐毅那样的功业。

宁愿被世人嘲笑为狂妄自大,也不愿像蛇一样曲折前进。

喋喋不休地羞于与志同道合的人为伍,栖栖遑遑地想念故交的朋友。

鸟儿飞翔应选择高高的树木,鱼儿离开应惊起渔网。

爆竹的声音响彻年尾,椒盘摆满了春天的餐桌。

仍然保留着那弹琴读书之地,孩子们会和邻里的孩子一起游戏。

第二首:

手捧朝廷的征召令来到东壁,建成了乐毅那样的功业。

宁愿被世人嘲笑为狂妄自大,也不愿像蛇一样曲折前进。

喋喋不休地羞于与志同道合的人为伍,栖栖遑遑地想念故交的朋友。

鸟儿飞翔应选择高高的树木,鱼儿离开应惊起渔网。

爆竹声声辞旧岁,椒盘摆满庆新春。

依然保留着那弹琴读书之地,村中孩童比邻而居。

注释:

  1. 擎:持,拿着。
  2. 台成:建成。乐毅:战国时期赵国人,字永固,燕昭王时为上将军,率赵军破齐救燕之战有功,后封为昌国君。
  3. 猵(xī):一种野兽。
  4. 蠖(huò):一种虫名。比喻弯曲不伸的人。
  5. 喋喋:形容说话絮烦。同“喋喋”。
  6. 栖栖:形容心有所思的样子。同“栖栖”。
  7. 鸟飞应择木,鱼逝必惊纶:语出《列子·汤问》,原意是说鸟儿选择树木栖息,鱼儿离开水面时一定会惊动渔者。后来用来比喻贤能之人离开隐退,或贤明的人受到重用。
  8. 爆竹:爆竹声声响过一年。
  9. 春:指节日。
  10. 弦诵:弹奏琴瑟唱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友人刘公辅的勉励及对其归隐的惋惜之情。
    第一首前两句,诗人以乐毅自比,表达了自己愿意像乐毅一样建功立业的决心,并表示自己甘愿受辱,绝不屈身于卑屈求进。
    三、四句,诗人以“喋喋”自谦,以“栖栖”自喻,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仕途中得意忘形的人的不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友的思念。
    五、六句,诗人以“鸟飞”、“鱼逝”作比,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即要像鸟一样高飞,如鱼一样自由。
    七、八句,诗人用《列子·汤问》的故事来劝勉刘公辅不要急于出仕,而应该像鸟儿一样选择好栖息的地方,像鱼儿一样在水里游动而不受惊扰。
    第九、十句,诗人描绘了一幅热闹喜庆的节日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他希望友人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过上平静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