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萧寺里,独客感秋深。
只有君知己,更无人听琴。
鹡鸰天共影,促织夜偏吟。
回首南塘路,凋残枫树林。
【注释】
海陵:今江苏泰州。萧寺:指光孝寺。客:客人。
独客:独自一人的游客。感秋深:感到秋天的寒意。
君知己:你的知己,指你的朋友。更无人听琴:更没有人愿意倾听你的心声。
鹡鸰天共影:鹡鸰鸟与天连成一片影子。促织夜偏吟:蟋蟀在夜晚鸣叫。
回首南塘路:回头望南方的池塘小路。凋残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已经凋零了。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诗人在海陵光孝寺中,秋日独自登高,触目伤怀而作。
首句“海陵萧寺里”,点出游历之地。第二句“独客感秋深”,写诗人独自客居异乡,深感秋意之深重。第三句“只有君知己”,表明诗人此时最想念的人就是你——朋友盛克明。第四句“更无人听琴”,则表明自己孤身一人,无朋无伴,只能借音乐来排遣内心的孤寂。
后两句是写景:“鹡鸰天共影,促织夜偏吟”。诗人仰望天空,看见鹡鸰鸟与天连成一片影子,这不禁使他想起你,想到你们共同的生活。又看到蟋蟀夜间的鸣叫声特别响,这又使他想起了你在南方的池塘小路上度过的孤独时光,想到你已经离去很久了。
尾句“回首南塘路,凋残枫树林”,诗人回忆起曾经一起走过的南塘小路,现在却只剩下凋零的枫树林;而你早已离去,不知所踪。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