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营门外将军树,几度春来复春去。
北辕南旆万人行,移种东风无定处。
几州伪将昧祸机,远杖牧圉持旌麾。
临危走檄盟白马,挟诈志脔三狻猊。
孙曾履附陈运肘,分部掩之凭夘酒。
群庸贪饵悉轻生,谈笑削除天假手。
惜哉邻丑疏防闲,反更放虎来深山。
仓皇出此殆无术,民命一发悬天关。
老夫厌观阵云黑,中夜拊膺谈失色。
古来反覆事难平,愿天早赐扶桑白。
这首诗出自《咏史诗》的第五篇,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下面是对诗歌逐句的详细解读:
上营门:首句点明地点和事件。上营门,即上营门之战,发生在唐代天宝年间,是安史之乱的重要战役之一。此战中,唐朝军队在上营门外遭遇敌军的进攻。
将军树:指上营门之战中的将领们,他们在战斗中英勇奋战,为保卫家园而立下赫赫战功。
几度春来复春去:春天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季节,象征着战争的反复无常。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感慨。
北辕南旆万人行:描述了军队行进的场景,北辕南旆,意为北方的旗帜指向南方,士兵们列队前行,气势磅礴。
移种东风无定处:比喻战争的不确定性和混乱。东风,指春风,象征生机和活力;无定处,意为无法预测未来的命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深感忧虑。
几州伪将昧祸机:指出了战争的不正义性。伪将,指背叛国家的将领;昧祸机,意味着他们利用战争谋取私利,危害国家人民。此句揭示了战争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公正和平的追求。
远杖牧圉持旌麾:形容将领们在战争中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杖牧圉,指的是手持武器守护国家;旌麾,意为指挥作战的工具。此句赞颂了那些勇敢善战、为国家献身的将领们。
临危走檄盟白马:描述了将领们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迅速行动起来,号召人们共同抗击敌人的情景。
挟诈志脔三狻猊:意指将领们以欺骗手段谋取私利,如同宰割三只狻猊兽般残忍无情。
孙曾履附陈运肘:比喻将领们在战争中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人民的疾苦。履附陈运,意为追随陈国君主,控制国家命运;肘,比喻权力的中心。此句批评了将领们的自私行为,呼吁他们关心民众福祉。
分部掩之凭夘酒:表示将领们分割国土,互相勾结,饮酒作乐,忘记了战争的残酷现实。
群庸贪饵悉轻生:形容普通士兵被贪欲所驱使,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名利。
谈笑削除天假手:指在将领们的操纵下,上天也被玩弄于鼓掌之中,失去了公正与权威。
惜哉邻丑疏防闲:遗憾地感叹邻国的敌人被忽视和轻视。邻丑,指周边的敌人;疏防闲,意为疏忽大意。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邻国敌人的担忧,希望引起人们的警惕。
反更放虎来深山:反讽地表示敌人反而更加猖狂,深入到偏远的山林中。
仓皇出此殆无术:形容在混乱的局势中,人们感到无所适从,束手无策。
民命一发悬天关:暗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生命岌岌可危,如同悬挂在天空中的绳索。
老夫厌观阵云黑:诗人厌倦了观察战场上乌云密布的景象,表达了对未来战争的悲观情绪。
古来反覆事难平:自古以来,战争的反复无常使得许多事情难以平息。
愿天早赐扶桑白:祈求上天赐予和平与安宁,如同太阳升起时的光明照耀大地。
这首诗通过描绘上营门之战的历史场景,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统治者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