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迹处田野,野僧日相亲。
昼棋松下石,夜榻山中云。
流水何处鸣,涧芳漱馀春。
濯足坐芳涧,浩歌复谁闻。
诗篇
濯足 - 洗脚,这里特指在溪水中洗去双脚的污垢。
- 投迹处田野 - 足迹落在田间地头。
- 野僧日相亲 - 与野外寺庙中的僧人日渐亲近。
- 昼棋松下石 - 白天在松树下的石头上下棋。
- 夜榻山中云 - 在山中搭建的帐篷里睡觉。
- 流水何处鸣 - 不知道哪里的流水能发出声音。
- 涧芳漱馀春 - 春天的气息从溪水中被涧花的芬芳洗净。
- 濯足坐芳涧 - 坐在清澈的溪水中泡脚。
- 浩歌复谁闻 - 高歌的声音传到哪里去了?
译文
投迹之处,田间地头,
与寺僧日渐亲善。
白日对局,松树下石,
夜晚宿于山中云间。
不知何处水声潺潺,
涧花香气,涤净余春。
洗足溪边,坐听泉声,
歌声飘渺,谁可闻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诗歌。首句“投迹处田野”,即诗人的脚步落在哪里,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四句通过描绘野僧、棋盘、松树、山间云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面。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自身,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的宁静与自我净化的感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田园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