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怀自许吞江水,酒面犹堪晕夕阳。
共欲奔驰成底事,各相慰藉是他乡。
沧浪意远蘋花老,菰黍清香楚客狂。
且向危楼拚一醉,竹床不记卧三湘。

赏析:

这是一首以端午节为主题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来表达对节日的独特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诗意解析:
  • 诗怀自许吞江水:诗人表达了自己胸怀宽广,如同能吞纳江水一样,展现了他的豪迈与自信。
  • 酒面犹堪晕夕阳:尽管是烈酒,但还能让太阳的余辉映照在酒面上,暗示了饮酒之人的豪情壮志。
  • 共欲奔驰成底事:众人一同畅饮,仿佛是为了驱散心中的愁绪,寻求一种解脱。
  • 各相慰藉是他乡:虽然各自在不同的地方,但都能通过相互的慰藉找到归属感。
  • 沧浪意远蘋花老:形容内心的广阔和深远,如同秋日的蘋花,虽已凋零但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 菰黍清香楚客狂:这里的菰(ku)黍(shǔ)指的是粽子等食物,象征着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欢聚。而“清香”则是对味道和氛围的一种赞美。
  • 且向危楼拚一醉:表示要尽情地享受这一时刻,哪怕只一次。
  • 竹床不记卧三湘:即便在异乡,也能忘记自己的床铺,全身心地投入到节日的欢乐之中。
  1. 译文:
  • 诗心高远如江水,酒面仍可映夕阳。
  • 大家一同畅饮,为了驱散心中愁绪。
  • 虽在不同的地方,却都能找到安慰。
  • 内心的广阔如同秋天的蘋花,虽已老去,但仍有香气。
  • 节庆的气氛中,粽子的清香让人狂喜。
  • 让我们在高楼之上尽情畅饮。
  • 即使身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1. 关键词注释:
  • 吞江水:比喻诗人的胸襟宽广,能够包容一切。
  • 奔驰:指奔跑,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想要摆脱束缚,释放自我。
  • 底事:什么,用来询问为什么要做某事。
  • 各相慰藉是他乡:每个人在异乡都能互相安慰,找到归属感。
  • 沧浪:这里可能指的是广阔的水面或心境。
  • 蘋花老:蘋花(蘋草)是一种水生植物,其花凋谢后仍然散发着香气。这里的“老”字可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蘋花的美丽和坚韧。
  • 菰黍清香楚客狂:菰黍(菰米和黍米)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这里的“清香”和“狂”分别形容其口感和节日氛围的热烈。
  • 危楼拚一醉:在高楼之上尽情畅饮。这里的“危楼”可能是形容环境的危险或刺激,也可能是形容酒后的兴奋感。
  • 三湘: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湖南一带,古人常用“湘”来代指南方。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他不仅仅是在庆祝一个传统节日,更是通过这个节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追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