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出樊笼。须契真宗。善知识、千载难逢。宏施捧喝,击碎虚空。却有钳锤,有炉鞲,有机锋。
坐对孤峰。啸月吟风,握龙泉、坐镇寰中。野犴绝迹,狐兔潜踪。却善调狮,善伏虎,善降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全文如下:
欲出樊笼。须契真宗。善知识、千载难逢。宏施捧喝,击碎虚空。却有钳锤,有炉鞲,有机锋。
行香子:这是一首词,名为《游金山寺》,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诗句解释:
- 欲出樊笼:想要脱离尘世的束缚。樊笼,指囚禁或限制。
- 须契真宗:必须符合真正的佛法。真宗,指佛教中的正宗教义。
- 善知识:好的老师或导师。
- 千载难逢:千年难得一见的机会。
- 宏施捧喝:大力宣传佛法,高声呵斥。宏施,大力施行。捧喝,高声斥责。
- 击碎虚空:摧毁一切虚假的东西,追求真理。虚空,指虚无缥缈的空间,比喻虚假的东西。
- 却有钳锤:虽然有钳锤(工具),但要用它来制服野兽。
- 有炉鞲:有火炉和铁钩等工具。鞲,一种夹持器物的工具。
- 有机锋:有锐利的武器。锋,锋利的部分,比喻锐利的思想或能力。
- 坐对孤峰:坐在山峰上面对。孤峰,单独的山峰。
- 啸月吟风:在月夜中吹奏箫声,吟咏风声。啸,吹奏;吟,咏诵。
- 握龙泉:握着龙泉剑,龙泉剑是中国古代名剑之一。龙泉,山名,也指剑。
- 坐镇寰中:坐在天下的中心,形容地位崇高。坐镇,坐守某地,保持控制。寰中,天下,指国家或世界。
- 野犴绝迹:野外的犴类动物已经绝迹。野犴,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这里比喻失去的机遇或人才。
- 狐兔潜踪:狐狸和兔子隐藏起来不再显露踪迹。狐兔,狐狸和兔子,比喻没有能力或才华的人。
- 却善调狮:善于驯服狮子。调,驯服;狮,狮子。
- 善伏虎:善于制服老虎。伏,制服;虎,老虎。
- 善降龙:善于制服龙。降,制服;龙,龙,象征权威或力量。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他希望摆脱尘世的束缚,寻找真正的佛法。在词中,他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樊笼、空、钳锤、炉鞲、机锋等,以形象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他还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如月夜、风声、山川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