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游挟飞仙,悬居何缥缈。
琪树不知秋,玉庭长似晓。
碧落无纤翳,天衢净如扫。
底许吟真声,仙韶动云表。
容与太素域,时复随青鸟。
朝游阆风苑,夕宴蓬莱岛。
昌城玉蕊花,昆墟玉红草。
可醉亦可玩,堪期后天老。
【注释】
1.真游:真正的遨游。
2.挟飞仙:与神仙一起遨游。
3.悬居:指高悬于天。
4.缥缈:形容景物高远,隐约。
5.琪树:美玉所雕的树木。
6.玉庭:美玉制成的庭院。
7.碧落:天空。
8.纤翳:纤薄的云气。
9.底许:哪里能。
10.天衢:天空。
11.太素域:《道德经》谓“道”为“无中之有”,故称“太素”。《列子·天瑞》:“太清严静,回风拂槛,去来无踪。”
12.青鸟:传说中的神鸟。
13.昌城:地名,在今河南方城县西南。《山海经·中山经》:“昌城在阳山之西。”
14.昆墟:地名,在今山东蓬莱县东南。《山海经·大荒东经》:“昆虚之丘,在北极之傍,上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耳鼠尾长,是即昆虚也。”
15.玉蕊花、昆墟玉红草:都是仙境中的植物。
16.后天老:长寿不老。
【译文】
真正的遨游啊挟带着飞仙,高悬于天地之上何其缥缈。
琪树不知秋色已深,美玉般的庭院长似晨晓。
碧空没有纤薄的云雾,天空如洗。
哪里有吟咏之声,仙乐振动云霄。
从容于太素域之中,有时随神鸡青鸟而去。
早上遨游阆风苑,晚上饮宴蓬莱岛。
昌城的玉蕊花,昆山的玉红草。
可醉可玩,堪期长寿不老。
【赏析】
此诗是一首游仙诗。首联以“携飞仙”、“悬居何缥缈”,点出自己遨游于仙境的豪情壮志。颔联写自己遨游仙境中见到的景象,其中“琪树”两句,用典极多。“琪树”是美玉所雕的树木,“玉庭”则是指美玉制成的庭院。“秋”字,既写出了琪树的苍翠,也暗含着仙人居住的幽静。
中间四句写仙境中所见的景物和感受。“纤翳”二句,以“碧落”对“天衢”,以“纤翳”对“净如扫”。写天上的云气虽多,但都飘散开去了。“底许”三句,写自己听到仙人的歌声,感到动听极了。“太素域”指虚无的宇宙空间;“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的青鸟”,这里泛指仙禽灵鸟;“朝游”二句,写仙人出游的地点和归来的时间。仙人游历的是阆风苑、蓬莱岛这样的仙境,又常常随神鸡青鸟而去。这两句写仙人的活动范围很大,时间也很自由,很富有浪漫色彩。
最后四句是作者自述。“可醉”二句,说仙人的生活很快乐,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尽情地享乐。“昌城”、“昆墟”两句,用典甚多,分别指汉代的昌邑国和昆仑山的地域,这是作者想象中的仙人所居之处。“后土”指大地或国土,也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这四句是说:可以沉醉其中,也可以逍遥自在,还可以享受长生不老的快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遨游仙境时的自由欢乐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间现实的不满和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