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分明胜昨宵,游人街上踏琼瑶。
马头尘土从飞仆,鳌背星辰欲动摇。
梅弄粉香风不定,柳添黄色雪才消。
太平有象黎民乐,一曲笙歌倚洞箫。
【解析】
题干是:“元夕次陈尹子善韵”,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第一句,“月色分明胜昨宵”:月光明亮,胜过昨天的元宵节。
第二句,“游人街上踏琼瑶”:街上游玩的人踩着洁白的雪。
第三句,“马头尘土从飞仆”:马头上扬起的尘土像被风吹倒一样。
第四句,“鳌背星辰欲动摇”:鳌背上的星辰好像要被风吹走。
第五句,“梅弄粉香风不定”:梅花在风中摇曳,飘散出淡淡的香气。
第六句,“柳添黄色雪才消”:柳枝上挂满了白雪,等到雪融化了之后,就增添了几分生机。
第七句,“太平有象黎民乐”:天下太平的景象就像这美好的夜晚一样。
第八句,“一曲笙歌倚洞箫”:一曲笙歌声声入耳,让人陶醉。
【答案】
【译文】
明亮的月光胜过昨日的元宵节,街上的行人踩着洁白的雪。马蹄扬起的尘土像是被风吹倒,天上的星星仿佛要坠落下来。梅花随风摇曳,散发着淡雅的香气,柳树枝条上挂着白色的雪花,待到雪融化之后又增添了几分生机。天下太平的景象就像这美好的夜晚一样,一曲笙歌悠扬动听,令人陶醉不已。
【赏析】
此诗为元代张可久所作。首联写元宵之夜月色明丽,比去年元宵还要明亮;颔联写街上游人踩着洁白的雪,马头上扬起的尘土像是被风吹落的,天边飞来的大雁也似乎因惊扰而失足坠地;颈联以“梅”“柳”象征春天,写出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盛景;尾联以“笙歌”点破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平白如话,意境优美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