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长日看云生,亲殁因轩寓旧名。
先世独推罗仲素,今人重见狄怀英。
心关瞑色随乌集,目极秋容与雁征。
每为三山歌陟岵,萧萧风雨候鸡鸣。

【解析】

此诗是诗人对亡父的追忆,也是对自己生平的概括。全诗以“思云轩”为线索,从自己童年时起,写到中年时期,最后又回到童年时。在回忆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亡父的怀念之情。“先世独推罗仲素,今人重见狄怀英”,是说罗仲素、狄怀英这两位先祖,在生前都曾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誉;而如今,我虽然已过半百,却仍被后人所看重,这大概是因为我的诗文能反映时代的特点吧。“心关瞑色随乌集,目极秋容与雁征”,写自己晚年时的心情。“瞑色”、“秋容”、“雁征”,都是秋天的景象,它们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感受是:随着乌鸦归巢,暮色降临;看着大雁南飞,心情也随之黯然。“每为三山歌陟岵”,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三山”,指福建漳州的一座小山,因有“三山国王”而得名。“陟岵”,《诗经·王风》篇名,本篇是一首写父母送子远行而望其早日归来的诗歌。“萧萧风雨候鸡鸣”,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萧萧”“风雨”形容风声凄厉,雨点纷飞;“候鸡”则说明天还未亮。这里用风雨交加、鸡鸣报晓,来表现自己的乡思。

【答案】

译文:

长日看云生出思亲情,亲人去世后将轩命名为思云轩。

先祖罗仲素、狄怀英生前受世人推崇,如今我被当代之人所看重。

心关着瞑色,随着乌鸦归巢,暮色降落;目极秋容,与大雁南飞,心情黯然。

每逢登三山,便唱起陟岵这首诗,思乡之情更浓。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诗人一生坎坷,屡经贬谪。他在《思云轩为罗师尚赋》一诗中追述了早年的往事,抒发了对亡父的哀思以及自己的感慨。

首联“思亲长日看云生,亲殁因轩寓旧名”。这是诗人少年时代的生活写照。那时他生活在一个偏僻的乡村里,由于生活贫苦,不能到外面去求学,只能在家乡读书。他常在庭院里看云彩变化,观察天气变化。有一天,他抬头看到了天上的云彩,突然想起了父亲的名字。于是,他将庭院取名为“思云轩”。“因”字表明了这一名字的来源。

颔联“先世独推罗仲素,今人重见狄怀英”。这是诗人对自己先辈的评价。诗人认为,他的祖先罗仲素和狄怀英都是很了不起的人。他们生前受到人们的尊崇,死后也受到人们的怀念。罗仲素是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等职,他著有《仲素集》。狄怀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曾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等职,他著有《怀英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颈联“心关瞑色随乌集,目极秋容与雁征”。这是诗人描写自己晚年时的心情。“瞑色”指天色昏暗,“乌集”指乌鸦栖宿,“雁征”指大雁南飞。这两句诗写出了自己晚年时的心情:随着夜色降临,他看到天空中乌鸦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抬头仰望天空,只见大雁正向南飞翔。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和失落感。

第五联“每为三山歌陟岵,萧萧风雨候鸡鸣”。这也是诗人描写自己晚年时的心情。“三山”指的是福建漳州的一座小山,因为山上有座国王庙而得名。“陟岵”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诗篇,其中写到:“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意思是说:“登上那座小山啊!瞻望父亲啊。父亲说:‘啊!我的儿啊,你在外辛苦劳作,早出晚归。请小心谨慎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尾联“萧萧风雨候鸡鸣”,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萧萧风雨”形容风声凄厉,雨点纷纷扬扬;“候鸡”是指公鸡报晓的声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鸡鸣狗吠的夜晚情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寂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