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行乐遇新年,触目风光更接连。
夜色遥通鳷鹊观,春声先泛凤凰弦。
云中花乱疑瀛海,月下人归是洞天。
鬓点吴霜嗟老矣,踏歌槌鼓让童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云的作品。顾云(约公元769年-约公元835年),字云卿、号天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官员、文学家。大历十才子之一。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中年行乐遇新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中年时期开始享受生活,恰逢新年之际,心情愉快。
  2. “触目风光更接连”:意思是看到眼前的景色,连绵不断,美不胜收。
  3. “夜色遥通鳷鹊观”:鳷鹊是传说中的一种仙鸟,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景象。
  4. “春声先泛凤凰弦”:春的声音如同凤凰琴弦般悦耳动听。
  5. “云中花乱疑瀛海”:云雾中的花儿仿佛在海洋上空盛开,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受。
  6. “月下人归是洞天”:在月光下,人们归来的地方仿佛是仙境一般。
  7. “鬓点吴霜嗟老矣”:岁月流逝,头发已染上了白发,感叹自己已经老去。
  8. “踏歌槌鼓让童颠”: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尽情地享受青春的快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中年之时,我开始追求快乐的生活,正逢新春佳节。眼前美景连连,如诗如画。夜幕降临,星光点点,如同夜空中的仙鸟。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如同凤凰的琴弦奏出了美妙的旋律。云雾中的花朵如同盛开在大海之上,让人陶醉其中。月光洒下,人们归来的地方犹如仙境一般。岁月无情,转眼间我已白发苍苍,感叹时光荏苒。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尽情地享受青春的快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