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茅堂映德星,难兄难弟总穷经。
春藏芸草将除蠹,夜剪灯花不聚萤。
好效茝兰同作佩,宁知黍稷独非馨。
年来更得康成学,书带丛生绿满庭。
【注释】
- 藏芸轩:藏书之地。
- 德星:指陈惟德。陈惟德,字子美,号梦锡,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藏芸轩诗文稿》。
- 茅堂:简陋的房屋。
- 穷经:研习经典。
- 春藏芸草:春天里收藏着芸草(即芸香草),可以除虫。
- 剪灯花:晚上剪去灯上的灯花。
- 好效茝兰:好学茝兰,比喻学习。
- 宁知黍稷:难道知道黍稷(古代五谷之一)的香味吗?比喻学问或品德。
- 康成:即蔡邕,东汉时期文学家、书法家。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陈惟德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陈惟德学识渊博、品德卓越的赞赏之情。
首句“曾见茅堂映德星”,以陈惟德为德星,暗喻他的学识和品德如星辰般璀璨夺目。接着两句“难兄难弟总穷经,春藏芸草将除蠹”,描述了陈惟德与作者共同研习经典的情景,以及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
第三句“夜剪灯花不聚萤”,描绘了陈惟德勤奋学习的场景,即使夜晚也不忘读书。最后一句“好效茝兰同作佩,宁知黍稷独非馨”,则赞美了陈惟德的学识和品德,认为他如同茝兰一般芬芳独特,而不像黍稷那样只是普通的粮食。
整首诗通过描绘陈惟德的学习场景和品德风貌,表达了对这位学者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品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