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低压不成妆,卷起珠帘认渺茫。
鸳翠巧于愁里故,螺青难比画时长。
从教西子倾吴国,肯使文君老蜀乡。
莫指图中小颦处,恐惊胡马动渔阳。

香奁八咏黛眉颦色

春山压低不成妆,卷起珠帘认渺茫。

鸳翠巧于愁里故,螺青难比画时长。

从教西子倾吴国,肯使文君老蜀乡。

莫指图中小颦处,恐惊胡马动渔阳。

注释:香奁:古代妇女梳妆的用具。黛眉颦色: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和脸色都显得忧郁。春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春天的山峰一样娇美。压低:指眉毛低垂,好像被什么东西压着。不成妆:无法化妆,因为眉头紧锁,无法画出美丽的妆容。珠帘:红色的帘子。认渺茫:在朦胧中辨认不清。鸳翠:形容眉毛的颜色像鸳鸯羽毛一样柔和。巧于愁里故:巧妙地与忧愁的心情相融合。螺青:指画眉时使用的青色颜料。画长:画得长久,比喻时间的流逝。西子:指春秋时的美女西施。倾吴国:使吴国倾覆。文君:指汉代卓文君,曾为司马相如之妻。老蜀乡:使蜀地荒废,指战乱导致的女子失身。小颦:小小的皱起的眉头。胡马:指北方边境上的敌人。渔阳:古郡名,今属北京,位于边塞附近。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女子妆容的诗,通过描写女子的眉毛、眼神和表情,展现了她们的美丽和哀怨。首联描绘出一幅美人初妆的画面,春山上的美人低眉沉思,难以完成自己的化妆。颔联进一步描绘出美人的神态,她的眉毛如鸳鸯羽毛般柔美,而她的眼神却流露出深深的愁绪。颈联则转向对历史上美女的赞美,西施和文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们的美丽足以让国家沦陷,让国家为之付出代价。尾联则是对现实中女性的担忧,如果她们的美貌能引来敌人的窥视,那将是多么的危险。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语言,展示了古代女子的容貌之美和她们所面临的困境。诗人通过描绘她们的外貌和表情,展现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