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雪依稀类若麟,却将毛毳变珠珍。
金铃彩索聊为饰,玉爪银牙宛似真。
方讶吼风能吐舌,只愁见睍莫存身。
兽炉兽炭回春处,想像题诗笔有神。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咏物诗。此诗以雪景为题材,运用比喻手法,将雪与麟、毛毳、珠珍等自然物体相联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雪景画面。下面是逐句解读:

搏雪依稀类若麟,却将毛毳变珠珍。
“搏雪”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落在地面上的情景,如同麒麟在雪地上奔跑一样。而“毛毳”则指雪花落在地面后,像毛皮一样蓬松的样子。这里的“类若麟”和“变珠珍”都是用来形容雪花的形态和价值。

金铃彩索聊为饰,玉爪银牙宛似真。
“金铃彩索”指的是用金色的绳子和彩色的丝带装饰雪花,使其更加美丽。“玉爪银牙”则是指雪花的形状像玉一样细腻,像银一样闪耀。这里的比喻都是为了突出雪花的美丽和珍贵。

方讶吼风能吐舌,只愁见睍莫存身。
这里的“方讶”和“只愁”都是用来形容对大自然现象的惊异和担忧。“吼风能吐舌”和“见睍莫存身”则是用来形容风的力量之大,以及雪花在风中飘散的情景。

兽炉兽炭回春处,想像题诗笔有神。
这里的“兽炉兽炭”指的是用兽形的火炉和木炭来取暖,而“回春处”则是指这些取暖工具能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则是说作者想象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情不自禁地写出优美的诗句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与其他自然物体相联系,创造出一幅生动的雪景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风的力量和雪花飘散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现象的惊异和担忧。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