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笠有时借,雪堂从此闲。
眉山秋夜月,清影在人间。
【赏析】
东坡像,即苏轼像。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一生坎坷,政治上屡遭贬谪,但他的诗词文章却成就非凡,对后世影响巨大。本诗为苏轼画像题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雨笠有时借,雪堂从此闲。
眉山秋夜月,清影在人间。
注释:
①雨笠:用来遮雨的斗笠。
②有时借:时不时地借用。
③雪堂:指苏轼的雪堂,又称东坡亭。
④眉山:苏轼的故乡,故址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⑤清影:指月亮的倒影。
赏析:
首句“雨笠有时借”,意为苏轼经常需要借用朋友的雨笠来避雨。这句诗通过描绘苏轼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次句“雪堂从此闲”,则表达了苏轼因仕途坎坷而暂时放下了繁忙的工作,开始享受悠闲的生活。这里的“雪堂”既指东坡亭,也象征着苏轼的人生态度——不畏艰难,乐观向上。两句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眉山秋夜月,清影在人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心中的美景。这句诗中“眉山”指的是苏轼的故乡,“秋夜月”则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月光洒在大地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倒影,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这清辉之中。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及其友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