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潇湘浦,移舟试一过。
如何今夜雨,重听竹枝歌。
雨竹扇面
月满潇湘浦,移舟试一过。如何今夜雨,重听竹枝歌。
译文:
月光洒满潇湘江畔,我摇船缓缓地前行。今夜的雨滴打湿了竹林,我又听到了那熟悉的《竹枝歌》。
注释:
- 潇湘浦:指潇湘地区的水乡,这里代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月满:形容月光明亮。
- 何尝:即“何尝”,表示否定。
- 重听:再一次听到的意思。
- 竹枝歌:一种民间歌曲和诗体,多用来形容自然风光或表达情感。
- 竹枝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潇湘夜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月夜下泛舟而行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情感。诗中的“月满潇湘浦”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而“移舟”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今日之雨与昔日之景,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一句“重听竹枝歌”则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高潮,通过再次聆听《竹枝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回忆。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