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黄花韵更高,墨池秋水染鹅毛。
幽香一掬谁分得,知是并州快剪刀。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从原诗中找出能够表现本题答案的诗句或词句,然后结合原诗的内容和情感来分析。此题中“写到黄花韵更高,墨池秋水染鹅毛”“幽香一掬谁分得,知是并州快剪刀”两句,可看出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菊花盛开的景象;“幽香一掬谁分得,知是并州快剪刀”,运用设问的修辞,写出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写到了秋天菊花的芳香更加浓郁,墨池中的秋水染上了鹅毛般的白花。

那幽香一捧谁能分得,一定是并州(今山西太原)快剪刀裁剪出来的吧!

赏析:

首联写景。“写到”二字点明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菊花,“更”字说明此时菊花已经开放,香气四溢,与前文“初开”相呼应。“墨池秋水染鹅毛”一句,将笔蘸入秋水,挥毫泼墨,墨色浓淡恰到好处,使菊花的花瓣仿佛被墨汁浸染般地呈现出鹅黄色。“一瓢”二字,既形容墨色的浓淡适中,又暗示着菊花颜色深浅不一,层次分明。“幽香”二字点明了菊花香味的清淡而幽远,使人闻之难忘。“谁分得”三字,既表明这幽香非同寻常,也暗含着作者对此情此意难以言传,只能寄寓在菊花之中的深意。“知是”二字,既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欣赏,又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慨。“并州”即今山西太原市一带,这里用“快剪刀”喻指当地精湛的技艺,写出了菊花之美。

次联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幽香”二字,不仅写出了菊花的清香扑鼻,还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一瓢”二字,进一步衬托出菊花的高雅脱俗,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谁分得”一词,既表达了作者无法与他人分享这种美好时光的心情,也暗示了作者对这份美好的珍视与留恋。“知是并州快剪刀”一句,既表明了菊花之美并非偶然,也不是随意可得的,而是需要经过精心雕琢才能达到如此境界的。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工艺的赞赏与向往。

全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