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压春山远更低,心知是画德空迷。
林间亭子无人到,雨脚垂垂欲度溪。
注释:
云层压在春天的山峰上显得更低,但我知道那是画中的景色让人感到迷失。
林间的亭子没有人到访,雨水细细垂落仿佛要渡过溪流。
赏析:
此诗以“沈景王画”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春日景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首句“云压春山远更低”,描绘了一幅天空被云朵遮蔽的景象,使春山显得更加遥远和低矮。这里的“云压”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将云朵赋予了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云朵对春山的压迫感,同时也暗示了春山的遥远和低矮。而“更远更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压迫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云朵给春山带来的压抑氛围。
第二句“心知是画德空迷”,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中春山的迷惑和感慨。这里的“德空迷”三字既指画中的春山,也暗指诗人自己的心情。诗人虽然知道这是一幅画,但却无法分辨真伪,心中充满了迷惑和失落。这种感受使得诗人对画中春山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引发了他对现实与艺术之间差距的思考。
第三句“林间亭子无人到”,则是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的秋林景象。这里的“亭子”一词点明了场景的具体位置,而“无人到”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和冷清。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孤独和寂寞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迷茫。
尾句“雨脚垂垂欲度溪”,是整首诗的收尾之笔。这里的“雨脚”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雨滴的形态,而“欲度溪”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跨越溪流的愿望。这里的“欲度”二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溪流赋予了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溪流的蜿蜒曲折和生机勃勃。而诗人想要跨越溪流的愿望则象征着他对现实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望。
此诗通过对春山、画中德空迷、林间亭子以及雨脚垂垂欲度溪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失落;既有对孤独和寂寞的情感体验,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