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枝开傍石桥西,纵有寒香蝶不栖。
何似南山千百树,梨花落寞路都迷。
注释:数枝梅花开在石桥西侧,纵使有寒香,蝴蝶也不会在此栖息。为何不像南山上成百上千的树,梨花满地落寞迷离,让人迷失方向?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用“石桥”来衬托梅花,突出其傲霜凌寒的特性,以“蝶不栖”暗示梅花的高洁品格。后两句借喻南山的梨花,赞美梅花的傲雪凌寒之姿,抒发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清雅,耐人寻味。
数枝开傍石桥西,纵有寒香蝶不栖。
何似南山千百树,梨花落寞路都迷。
注释:数枝梅花开在石桥西侧,纵使有寒香,蝴蝶也不会在此栖息。为何不像南山上成百上千的树,梨花满地落寞迷离,让人迷失方向?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用“石桥”来衬托梅花,突出其傲霜凌寒的特性,以“蝶不栖”暗示梅花的高洁品格。后两句借喻南山的梨花,赞美梅花的傲雪凌寒之姿,抒发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清雅,耐人寻味。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稚登为友人朱仲谊写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河桥柳青不忍折,临岐顿觉中肠热。 - “河桥柳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河桥景色,柳树翠绿,生机勃勃。 - “不忍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 “临岐顿觉中肠热”形容看到朋友离去时内心的激动和不舍,仿佛心中的感情沸腾。 2. 百年几见一代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布谷鸟作为主题。下面逐句解释: 1. 阳春布德鹰化鸩,眼虽可识心和柔。 2. 野人因见拂其羽,有事南亩并西畴。 3. 桑林阴阴桑葚熟,仿佛禽言如布谷。 4. 秋成准拟去输官,农务当勤何待促。 5. 周家开国本务农,艰难王业存豳风。 6. 仓庚鸣鹃俱在咏,布谷应候将无同。 7. 田家望雨由清哢,况闻处处催春种。 8. 黍稷今年如满家,布谷之祥胜灵凤。 译文: 1.
高士谦墨竹 其四 雪竹 天寒翠袖正薄,月满琼枝又新。 只恐凤凰巢冷,截筒吹转阳春。 注释与赏析 天寒翠袖正薄,月满琼枝又新。 - 注释:天气寒冷,绿色的衣袖也显得薄弱。月亮圆而明亮,使得洁白的竹子更显生机勃勃。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天寒”和“月满”,描绘了一幅清冷中透出生机的美景,形象地展现了冬夜中的雪竹之美。 只恐凤凰巢冷,截筒吹转阳春。 - 注释
【注释】 湖风:湖边之风,此处指吹拂湖边的秋风。沙目:眼睛被沙子磨得睁不开的样子。终南进士:指终南山的进士。倔然:倔强的样子。蓝袍靴露趾:穿蓝袍、露出脚趾。 硬黄:黄色的纸张。书:书写。一纸:一张纸。若曰:好像在说……上帝:上天、神明。锡尔祉:赐给你福祉。猬磔:像刺猬那样蜷伏。于思:思考。含老齿:满口牙齿都长出来了(比喻年纪很大)。颐指:指挥别人。守门:守卫门户。荼与垒:茶饭,饮食,这里指生活
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夜晚听到窗外蟋蟀的声音,感慨时光易逝、岁月如流的情景。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明时圣主作,文治在所尚。 - 注释:在这个光明的时代,圣明的君主致力于治理国家,重视文化教育。 - 赏析: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2. 声教极被渐,舆图混轮广。 - 注释:声威教化遍及各地,国土辽阔广大。 - 赏析
我行古剑关前路,正见岳王坟上树。 坟前湖水日夜东,万古不流忠烈去。 汴梁城里胡尘飞,炎精一蔽天无辉。 宫墙烟柳自春昼,画梁燕子将谁依。 新愁又到西湖柳,万缕黄金拂人首。 长条折取赠行人,谁酹英雄一樽酒。 四弦弹出陌上花,推手为琵却手琶。 坡仙有语谁解道,独歌缓缓妾还家。 往古来今无限思,欲着春风恐无地。 杜鹃秪解管兴亡,蝴蝶何曾知寤寐。 可怜冻雀纥干山,致身不似艮岳间。
【注释】 景献:唐宣宗李炎。王维: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由李璟建立,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金错刀:一种装饰精美的铜器。齐纨:古代的一种白色细绢。袅翠:形容女子的发髻。宛似:好像。黄陵庙:相传是舜帝和娥皇、女英的祠庙。九疑:山名,在今广西。瑶瑟:玉制的瑟。宣和年间,指宋徽宗赵佶时期。丹青:绘画。墨君:指王诜。制筒:制作乐器。有熊:指《楚辞》中的《天问》一文,作者屈原
【译文】 高田宜种蔬菜,下田宜种粮食。 年成不好和饥荒,怎敢指望吃肉食。 雨后收拾荒废的田地,铲除杂草使土地恢复力。 会看根本生长得,采摘时要警惕不要急躁。 上天同情我们贫寒,这些东西一点也不吝啬。 就像整年谋划一样,十瓮菜也能收获。 现在嘲笑画上的东西,馋涎欲滴流满胸臆。 长久能吃到菜根,这是天下没有的好滋味。 【注释】 画菜:指《神农本草经》中的“神农百草图”,其中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名称、性味
【注释】 1. 甲寅:即洪武四年(1371)。 2. 仁和:今属浙江。 3. 四明:在浙江。 4. 陈子善:字子善,元朝末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官,明朝建立后,他隐退不仕,故称“陈先生”。 5. 麒麟冢:相传春秋时孔子曾梦见老子骑白麒麟而过,于是筑坛建庙祀之,后人称为“圣祖庙”,俗称“孔子坟”。 6. 乘拱:拱手而立,表示恭敬。 7. 忠臣: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因忠诚于师,被孔子称赞:“一箪食
注释:在天空中,我好像看到了一对飞翔的鹤,它们飞到了云层之上,为我衔来了天上的文章。 赏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己与朱仲谊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对朱仲谊深深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途的美好期许
【注释】 ①杖头驴背:指行路时拄着拐杖,背着画具。微吟:低声吟诵。君出深山我入林:你走出深山我走进树林。君:指诗人自己,这里指代友人,即“君”。②邂逅:偶然相逢。③春来:春天到来之时。④花鸟:指春天的景物。关心:牵挂、惦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牵挂的画面。 开头两句:“杖头驴背又微吟,君出深山我入林。”意思是说,在行走的路上,我拄着手杖
洛神图 嬉游湍濑采玄芝,罗袜凌波不自持。 毕竟形容何所似,玉芙蓉在碧琉璃。 【注释】 1. 《洛神赋图》: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作。画中描绘了曹植笔下的洛神与曹丕幽会的故事。 2. 嬉游:游玩。 3. 湍濑:急流的溪水。 4. 玄芝:即灵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仙草。 5. 罗袜(wà):用彩色丝绸制成的袜子。 6. 凌波:行走于水中,如履平地般轻盈。 7. 玉芙蓉:指荷花。 8. 碧琉璃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画红梅”,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是一道综合考查诗歌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本题注意抓住关键句子分析,如“桃嫌太俗杏嫌粗”中“桃”“杏”指桃花和杏花;“孤山别有春风面”中“孤山”“春风面”指孤山的梅花
吴孟文墨梅 吴生妙绝宫墙画,不向冰纨寄墨痕。 怪得炎天见梅蕊,姚江知有季子孙。 注释:吴孟文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儿子吴道玄的字,他的书法造诣非常高超,被称为“吴体”。 不向冰纨寄墨痕:意思是说吴孟文的书法作品没有用冰绢来装裱,而是直接在纸上书写。冰纨是指质地细密而洁白的绢帛,用来装裱书法作品,可以更好地保护作品不受磨损。 怪得炎天见梅蕊:意思是说在炎热的夏天,梅花依然绽放着美丽的花朵
注释: 却因清浅见横斜,水是湖湾影是花。 吴孟文水影月香图:形容水面的倒影如同月色中的香气。吴孟文,指宋代画家吴琚。 赖有吴生能写得,不须重到老逋家。 赖有吴生能写得:意思是说,因为有吴琚这样的高手,所以不必再去欣赏王维的《老将行》这幅画了。重到老逋家:再次去王维的家欣赏他的山水画。老逋,即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吴孟文水影月香图(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吴琚的水墨画为题
吴孟文水影月香图(其一)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欲知浮动近黄昏: - “欲知”:想要知晓。 - “浮动”:水面的动荡。 - “近黄昏”:接近黄昏时分,通常指傍晚。 - 译文:想要了解水面在黄昏时分的波动。 2. 风有清香月有痕: - “风有清香”:风吹来带有清新的香气。 - “月有痕”:月光留下的痕迹。 - 译文:风中带着清香,月光下留下了痕迹。 3. 貌得玉妃真面目: - “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