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春菘入画图,借如桃得付庖厨。
此根咬得知滋味,方是人间士大夫。
【解析】
本题是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对象的特征及其所处的环境特点。
“谁”即“何”,疑问词。“春菘”为蔬菜名,指春天的白菜。“入画图”指被画入诗中,借喻为“入画”。《菜根谭》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里用它来形容白菜,表明其品质高洁。
“借如”意思是如果、假如,这里是假设的意思。“得付庖厨”指可以作为烹饪之用,这里比喻人可以任用。“咬知”即品尝,知道。“滋味”即味道。这里是指品味出其中的味道来。“方是”即只有这样才能,才称得上是。“人间士大夫”指在世俗中能够做出贡献的人。这里用它来形容有德行的读书人。
【答案】
注释:
谁——为什么
春菘——春天的菜,指春天的青菜
入画图——被画入诗中,借喻为“入画”。
借如——如果、假如。
得付庖厨——可以任用。
咬知——品尝,知道。
滋味——味道。
方是——只有这样才能,才称得上是。
人间士大夫——在世俗中能够做出贡献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春菘”(青菜)的生动描绘,赞美了青菜的品质高洁,表达了作者对有德之人的称颂之情。前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将春天里生长的白菜形象化地刻画出来,赋予其人格特征,既写出了白菜生长的季节和特点,又表现了诗人的喜爱之情。第三句“桃得付庖厨”,用“桃得付庖厨”这一俗语,说明白菜的可贵。第四句“此根咬得知滋味”,用“此根”代指白菜,突出强调了“此根”的可贵。最后一句“方是人间士大夫”,点明主旨,赞颂了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士大夫”。“人间士大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士大夫,而是特指那些在社会最基层默默奉献、不求功名的普通百姓,他们虽然位卑却功高,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全诗语言朴实,风格自然,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平凡劳动者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