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池塘春昼迟,画船犹记听黄鹂。
飞花又逐东流去,消尽年光总不知。

柳塘春水图

杨柳池塘春昼迟,画船犹记听黄鹂。

飞花又逐东流去,消尽年光总不知。

注释:

杨柳池塘春昼迟:杨柳在池塘边,春天的阳光迟迟不照到这里。迟,迟缓,这里指太阳迟迟不落山。

画船犹记听黄鹂:画船上的人还记得曾经听过黄莺的歌唱。犹,还,仍然;黄鹂,黄莺。

飞花又逐东流去:飞花随着水流向东而去。又,再次。

消尽年光总不知:岁月流逝,人们却始终不知道。消尽,消磨,消散;年光,岁月;总,总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柳、池塘和黄鹂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首句“杨柳池塘春昼迟”,诗人以“柳塘春水图”为题,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杨柳垂挂在池塘边,春光照不到这一片地方,显得有些寂寥。这里的“迟”字,既形容了春光的缓慢,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对于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次句“画船犹记听黄鹂”,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画船上听黄鹂歌唱的情景。这里,“画船”与前面的“杨柳池塘”相呼应,都体现了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而“犹记”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宁静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理需求。

第三句“飞花又逐东流去”,诗人描绘了飞舞的花瓣随东流之水而去的景象。这里的“飞花”与前两句的“杨柳”“画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又”字,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末句“消尽年光总不知”。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言,表达了岁月无情、时间易逝的无奈情绪。这里的“消尽年光”指的是时间如同流水般消逝,而“知”则表示了诗人对于这种变化的无力感。这种感叹也反映出了一种人生哲理,即人应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