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满户日光迟,柏子烧残火渐微。
人在小轩闲读易,一双蝴蝶上阶飞。
晴云满户日光迟,柏子烧残火渐微。
人在小轩闲读易,一双蝴蝶上阶飞。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田园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充满了诗意,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美丽的田园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晴云满户日光迟,柏子烧残火渐微。
人在小轩闲读易,一双蝴蝶上阶飞。
晴云满户日光迟,柏子烧残火渐微。
人在小轩闲读易,一双蝴蝶上阶飞。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田园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充满了诗意,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美丽的田园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稚登为友人朱仲谊写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河桥柳青不忍折,临岐顿觉中肠热。 - “河桥柳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河桥景色,柳树翠绿,生机勃勃。 - “不忍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 “临岐顿觉中肠热”形容看到朋友离去时内心的激动和不舍,仿佛心中的感情沸腾。 2. 百年几见一代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布谷鸟作为主题。下面逐句解释: 1. 阳春布德鹰化鸩,眼虽可识心和柔。 2. 野人因见拂其羽,有事南亩并西畴。 3. 桑林阴阴桑葚熟,仿佛禽言如布谷。 4. 秋成准拟去输官,农务当勤何待促。 5. 周家开国本务农,艰难王业存豳风。 6. 仓庚鸣鹃俱在咏,布谷应候将无同。 7. 田家望雨由清哢,况闻处处催春种。 8. 黍稷今年如满家,布谷之祥胜灵凤。 译文: 1.
高士谦墨竹 其四 雪竹 天寒翠袖正薄,月满琼枝又新。 只恐凤凰巢冷,截筒吹转阳春。 注释与赏析 天寒翠袖正薄,月满琼枝又新。 - 注释:天气寒冷,绿色的衣袖也显得薄弱。月亮圆而明亮,使得洁白的竹子更显生机勃勃。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天寒”和“月满”,描绘了一幅清冷中透出生机的美景,形象地展现了冬夜中的雪竹之美。 只恐凤凰巢冷,截筒吹转阳春。 - 注释
【注释】 湖风:湖边之风,此处指吹拂湖边的秋风。沙目:眼睛被沙子磨得睁不开的样子。终南进士:指终南山的进士。倔然:倔强的样子。蓝袍靴露趾:穿蓝袍、露出脚趾。 硬黄:黄色的纸张。书:书写。一纸:一张纸。若曰:好像在说……上帝:上天、神明。锡尔祉:赐给你福祉。猬磔:像刺猬那样蜷伏。于思:思考。含老齿:满口牙齿都长出来了(比喻年纪很大)。颐指:指挥别人。守门:守卫门户。荼与垒:茶饭,饮食,这里指生活
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夜晚听到窗外蟋蟀的声音,感慨时光易逝、岁月如流的情景。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明时圣主作,文治在所尚。 - 注释:在这个光明的时代,圣明的君主致力于治理国家,重视文化教育。 - 赏析: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2. 声教极被渐,舆图混轮广。 - 注释:声威教化遍及各地,国土辽阔广大。 - 赏析
我行古剑关前路,正见岳王坟上树。 坟前湖水日夜东,万古不流忠烈去。 汴梁城里胡尘飞,炎精一蔽天无辉。 宫墙烟柳自春昼,画梁燕子将谁依。 新愁又到西湖柳,万缕黄金拂人首。 长条折取赠行人,谁酹英雄一樽酒。 四弦弹出陌上花,推手为琵却手琶。 坡仙有语谁解道,独歌缓缓妾还家。 往古来今无限思,欲着春风恐无地。 杜鹃秪解管兴亡,蝴蝶何曾知寤寐。 可怜冻雀纥干山,致身不似艮岳间。
【注释】 景献:唐宣宗李炎。王维: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由李璟建立,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金错刀:一种装饰精美的铜器。齐纨:古代的一种白色细绢。袅翠:形容女子的发髻。宛似:好像。黄陵庙:相传是舜帝和娥皇、女英的祠庙。九疑:山名,在今广西。瑶瑟:玉制的瑟。宣和年间,指宋徽宗赵佶时期。丹青:绘画。墨君:指王诜。制筒:制作乐器。有熊:指《楚辞》中的《天问》一文,作者屈原
【译文】 高田宜种蔬菜,下田宜种粮食。 年成不好和饥荒,怎敢指望吃肉食。 雨后收拾荒废的田地,铲除杂草使土地恢复力。 会看根本生长得,采摘时要警惕不要急躁。 上天同情我们贫寒,这些东西一点也不吝啬。 就像整年谋划一样,十瓮菜也能收获。 现在嘲笑画上的东西,馋涎欲滴流满胸臆。 长久能吃到菜根,这是天下没有的好滋味。 【注释】 画菜:指《神农本草经》中的“神农百草图”,其中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名称、性味
【注释】 1. 甲寅:即洪武四年(1371)。 2. 仁和:今属浙江。 3. 四明:在浙江。 4. 陈子善:字子善,元朝末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官,明朝建立后,他隐退不仕,故称“陈先生”。 5. 麒麟冢:相传春秋时孔子曾梦见老子骑白麒麟而过,于是筑坛建庙祀之,后人称为“圣祖庙”,俗称“孔子坟”。 6. 乘拱:拱手而立,表示恭敬。 7. 忠臣: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因忠诚于师,被孔子称赞:“一箪食
注释:在天空中,我好像看到了一对飞翔的鹤,它们飞到了云层之上,为我衔来了天上的文章。 赏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己与朱仲谊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对朱仲谊深深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途的美好期许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春日十二首之一。水面秧针长绿茸,雨馀樱颗染深红。东皋伫想生盈陌,西蜀应知赠满笼。 注释:水面上的嫩绿色秧苗长得长长的,像一根根绿色的绒线。雨水过后,樱桃树上的果实变成了深红色,看起来十分诱人。在东边的小山岗上,我想象着那里开满了樱花,人们来来往往,就像道路一样。在西边的蜀地,人们一定会知道这樱桃是多么的珍贵,所以他们会用满笼子来装运这些樱桃。 赏析
诗句原文:门外都无车马尘,绿阴幽草与时新。 翻译:门外没有车辆马匹的尘埃,绿色的树木和草地都是新的。 注释:门外,外面;车马尘,指车辆经过扬起的尘土;绿阴,指绿色树荫;幽草,指幽静中的野草;时新,指随着时间的更替而更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诗人通过“门外都无车马尘”表达了他的隐居生活,远离喧嚣的都市;“绿阴幽草与时新”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草木茂盛,生机勃勃
春日田园之韵 水村高下自成围,处处人家白板扉。这句诗描绘了乡村景色的宁静与和谐,水边的村庄高低起伏,形成了一道道自然的屏障,每家每户都紧闭着白色的板门,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生活氛围。 榆荚杨花正无赖,等闲又欲送春归。这里的“榆荚”和“杨花”都是春天的使者,它们随风飘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诗人用“正无赖”来表达这些植物的顽皮与俏皮,好像在说:“我们也要给这个世界带来春天的气息。”同时
酴(tú)醾压架雪成堆,一日须看一百回。 酴醾花盛开时,其花瓣洁白如雪,因此得名。酴醾花的香气浓郁,令人陶醉。 一日须看一百回:形容观赏酴醾花的时间之长,一天之内需要看上一百遍才能欣赏完。 满袖清香浑不记,却怜蜂蝶趁人来。 尽管闻到了花香,但人的注意力并不在花香上;反而更加喜爱那些忙碌的蜜蜂和蝴蝶,它们总是趁着人不注意的时候飞来飞去。 注释:酴:指酴醾花,一种白色的花卉。压:装饰或支撑。成堆
雨中红迤晓来稀,愁见花飞镇掩扉。 不是杜鹃啼彻夜,无人知道又春归。 诗句解读 1. 雨中红迤晓来稀:描述清晨的雨后景象,雨珠使得红色的花儿显得稀疏而暗淡。 2. 愁见花飞镇掩扉:看到花儿飘落,诗人感到悲伤,因此关上了门不让花儿飞入。 3. 不是杜鹃啼彻夜:这里提到“杜鹃啼”可能是指某种夜晚鸣叫的鸟类,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自己的寂寞和哀伤。 4. 无人知道又春归:表达了对春天归来的期待
【注释】 范石湖:指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一生崇尚节义,反对奸佞,曾官至参政知枢密院事,谥号“文正”。范诗有《范文正公集》。田园杂兴: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六十首,描写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春日十二首之一:范诗《春日》十二首中的第一首。 【译文】 重重叠叠的绿叶遮挡着林间的道路,点点黄色花朵点缀在麦田之中。 这景色和王维的辋川图里的景色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