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馀饮水枕长肱,四壁啼蛩诉不平。
月色满窗诗骨冷,露华方枕梦魂清。
西风岁岁长堤柳,流水朝朝沧海情。
红叶山深无雁过,残砧几处捣愁声。
【注释】
- 秋日即事五首:作者在《秋日偶成》一诗中曾写道:“独爱陶潜田园句,百篇长恨一联工。秋花红树江边晚,暮雨凉风山叶秋。”这组诗就是根据“秋花”、“江边”、“山叶”等意象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
- 书余:指读书之余。
- 饮水枕长肱:意谓读书到深夜,手执书卷,喝着水,枕着长臂而眠。
- 四壁啼蛩(qióng)诉不平:四壁指的是四面墙壁,啼蟋蟀是古人常用来表现凄清寂寞的典故。
- 月色满窗诗骨冷:意谓诗人夜不能寐,对着皎洁的月光,吟咏诗歌,感到自己的心骨也变得冷了。
- 露华方枕梦魂清:意思是说,诗人刚把头发沾湿,正欲入睡,但梦中的情思却异常清醒,如同露珠一样晶莹剔透。
- 西风岁岁长堤柳:意谓年复一年,秋风拂过长长的护堤柳树。
- 流水朝朝沧海情:意思是说,每天的流水都在朝着茫茫的大海流淌,而诗人心中涌动的却是浓浓的乡愁。
- 红叶山深无雁过:意谓深山之中,枫叶如火如荼,可是没有一只雁鸟飞过。
- 残砧几处捣愁声:意谓黄昏时分,四处传来捣衣声,那是妇女们为了打发时光,用砧石击打布帛,发出的声音,仿佛也在为远行的人表达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五首写秋天景物和心情的七绝。第一首写诗人在书房中读书至深夜,手执书卷,端详着那清冽的泉水。第二首描绘出一幅寂静的夜晚,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蟋蟀在鸣叫。第三首写诗人在窗前凝望着明亮的月光,思绪万千。第四首以清冷的露珠比喻诗人清醒的梦境。最后两首描写诗人面对长堤上的柳树和滚滚的黄河,感叹自己无法与它们一同感受四季更替的变迁。
此诗以自然景物入诗,通过写景寄寓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细致描摹,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