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天地无边际,细入无伦极眇绵。
一器之中涵一理,随其所在莫非天。

注释: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附近)人,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

物有则:万物都有规律。

大而天地无边际:大的像天地一样无边无际。

细入无伦极眇绵:细小的如无尽头的丝线一般绵密。

一器之中涵一理:一个器物里面包含一个完整的道理。

随其所在莫非天:随着它所处的位置,无不体现出上天的规律。

赏析:

这首诗是孟子的《浩然之气说》中的一段内容。孟子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础,而气又与人的德行有关。他提倡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认为这种精神可以超越一切障碍,战胜一切困难,从而成就大业。

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紧扣着孟子的思想。首句“孟子有物有则”,表明孟子的观点是有根据、有依据的,不是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的。接着,“大而天地无边际,细入无伦极眇绵。”这两句表达了孟子对于事物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无穷无尽的,就像天地一样无边无际。同时,他也认为,这些规律是微小的,就像一根细丝一样绵密,但却无处不在,无处不体现着上天的规律。

第三句“一器之中涵一理”以及第四句“随其所在莫非天”,则是对孟子观点的具体展开。他认为,无论是什么事物,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包含着一个完整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这就是天道运行的规律,也是自然法则的本质。

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于事物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的这种认识和理解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哲学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