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豢膏粱嗜不休,悦心之乐孰能求。
倘知礼义真滋味,陋巷箪瓢岂足忧。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诗句1: “刍豢膏粱嗜不休,悦心之乐孰能求。”

翻译: 对于美味的刍豢(指猪牛羊等家畜)和膏粱(比喻美味佳肴),人们总是贪得无厌,追求不已。但真正的快乐又在哪里呢?谁能找到呢?

注释: 刍豢:这里特指家畜,尤其是肉食。膏粱:泛指美食。嗜不休:贪婪无度。

  • 诗题解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物质享受的批判以及对精神满足的追求的诗歌。作者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往往在满足于物质的同时,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

  • 诗句2: “倘知礼义真滋味,陋巷箪瓢岂足忧。”

翻译: 如果人们明白了礼义的真实含义,那么即使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箪瓢即箪食瓢饮),也就不会感到忧虑了。

注释: 箪瓢:箪是古代的圆形竹篮,瓢是一种用来舀水的陶器。这里形容贫困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比“刍豢膏粱”和“礼义”,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时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满足。而当人们认识到了礼义的真正价值时,他们就能超越物质的限制,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化的提升和内心的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