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纷纷似乱麻,钓丝谁记旧秾华。
召南礼乐栖何许,故莒城中太史家。
诗句: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译文: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就更应该同情范雎的贫寒了。现在的人们不知道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把他当成普通人看待。
注释: 1. 须贾(xū yào):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因嫉妒范雎的才能而诬陷他,范雎被迫逃亡到秦国。2. 范雎(fàn jū):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曾为齐国宰相,后因受排挤逃至秦国。3. 绨[tī]袍:一种粗丝绸制成的长袍,常用来象征恩惠或情谊。4. 天下士:指天下杰出的人才,也泛指有才能的人。5. 高适(gāo shì):唐朝著名诗人、边塞诗人,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6. 布衣:普通百姓。7. 龚自珍(gōng zì jīn):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的人物。8. 清前期:清朝的早期阶段。9. 文字狱: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统治,残酷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清活动,对文人的诗词文章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迫害。10. 龚自珍这首《咏史》诗写出了清代一些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情。清前期曾屡兴文字狱,大量知识分子因文字获罪被杀。在这种酷虐的专制统治下,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敢参与集会,言行十分谨慎。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政治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的经历,以及须贾因小失大的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不公。同时,通过对范雎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有才华但被忽视的人们的同情,以及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安危的小人的谴责。这首诗不仅揭示了历史真相,也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坚持和对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