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义帝实妨贤,犹有三纲共畏天。
树楚击秦宜奋发,恶名何事苦争先。
注释与赏析:
- 牧羊义帝实妨贤,犹有三纲共畏天。
- 注释: 义帝是秦朝末年在农民战争中建立的反秦政权,后被项羽封为“义帝”,但项羽后来却杀害了他。这里用“牧羊”比喻义帝被项羽杀害,强调了其对贤能的阻碍作用。而“犹有三纲共畏天”则是指封建社会里君主(上)、臣子(中)、百姓(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都对天的存在有所畏惧,不敢违背。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义帝的不幸遭遇和封建社会中上下等级关系,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不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慨之情,以及对正义力量的期望。
- 树楚击秦宜奋发,恶名何事苦争先。
- 注释: 这里的“树楚”指的是建立自己的势力或政权,“击秦”即打击秦朝的统治。诗人认为,既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就应该奋发图强,去争取胜利。而“恶名何事苦争先”则是说,为什么要为了一个恶名而苦苦争夺头功呢?
- 赏析: 这句诗鼓励人们要积极进取,不要因为一时的名声而迷失自我,更不应该为了争夺头功而陷入无谓的争斗之中。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义帝的悲剧命运和封建社会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实现真正的自由与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