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肠拄肚总聱牙,汉室龙兴发乍华。
掌故不来光景暮,尚书再火伏生家。
诗句解读及翻译
1. 撑肠拄肚总聱牙 - “撑肠拄肚”形容极度困扰或苦恼。“聱牙”是形容语言难以理解,不流畅。
- 译文: 我的内心极度困扰,汉室的兴起和繁华景象让我难以用言语表达。
- 注释: 撑肠拄肚(极度困扰)、聱牙(难懂)
2. 汉室龙兴发乍华 - “汉室龙兴”指汉朝复兴,“发乍华”比喻繁荣昌盛的景象。
- 译文: 汉朝复兴,展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 注释: 汉室(汉朝)、龙兴(复兴)、乍华(繁荣)
3. 掌故不来光景暮 - “掌故”通常用来指代历史记载或典故。“光景暮”意味着时光已晚,事情无法挽回。
- 译文: 历史记载或典故已经过时,时光已晚,很多事情都已成为过去。
- 注释: 掌故(历史记载/典故)、光景暮(时间流逝、事情无法挽回)
4. 尚书再火伏生家 - “尚书”指的是古代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再火”可能是指火灾,也可能有其他特殊含义。“伏生家”可能指的是伏羲氏的后裔之家,也可能是指伏羲氏的故事。
- 译文: 尚书再次遭受火灾,伏羲氏的后裔之家也受到了影响。
- 注释: 尚书(古代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再火(再次遭受火灾)、伏生家(伏羲氏的后裔之家)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为题,通过描述汉室复兴的历史景象和岁月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撑肠拄肚”和“汉室龙兴发乍华”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掌故不来光景暮”中的“光景暮”,既指时光已晚,又暗示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变迁;而“尚书再火伏生家”中的“再火”,则可能寓意着历史的重演或历史的无情等。这些富有哲理和内涵的语言,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