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器山陵刑措时,释之而后固无之。
公车不作他年计,聊使君王识教儿。
【注释】
瓦:陶制的。器:器皿。山陵:指帝王的坟墓或陵墓。刑措:指刑法不再施行。释之:释放犯人。固无之:即“固亡之”。固亡:《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景帝时曾下令废除肉刑,但未实行。后遂用其意,谓废除。公车:皇帝的车驾所经之路。他年计:以后的事情。君:指汉武帝。识教儿:了解教化的意思。
【赏析】
《咏史》是一首讽刺诗。诗中以汉代景帝时期赦免罪犯,废除肉刑为典故,比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赦免罪人,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第一句“瓦器山陵刑措时”,意为瓦器制成的帝王陵墓,刑法停止施行的时候。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景帝时赦免罪犯,废除刑罚,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第二句“释之而后固无之”,意为释放犯人之后,就再也没有犯罪的人了。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评论。他赞扬了景帝时期的统治者能够关心百姓疾苦,赦免罪犯,废除刑罚,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做法。
第三句“公车不作他年计”,意为皇帝的车驾不再经过其他国家。这里诗人用典,借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四方宾服,天下太平。
末句“聊使君王识教儿”意为让君王了解教化的重要性。诗人用典,借指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用人、任贤,使得天下大治。
这首诗通过对比景帝和李世民两位不同历史人物的统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重视教化的重要性,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