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不令容董偃,却容皋朔与相如。
当时有意清君侧,鸡鞠诙谐总合诛。

【注释】

咏史: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董偃:汉宣帝时,赵皇后宠幸宦官,与王、孙两家有隙。后王吉为丞相,孙宝为太仆,皆因谏止赵氏淫乱而被免职。皋朔:指司马相如(字长卿)。皋陶、朔方是古代的地名,这里泛指汉朝。相如曾作《子虚赋》等文章,歌颂西蜀的富庶,汉武帝读了很赞赏,于是派他去蜀郡作官。相如到成都后,因恃才傲物得罪了王凤,被免官家居。相如虽遭谗害,仍不失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清君侧”一句意在表明相如虽有过失,但终究是一位忠臣。“诙谐总合诛”一句意指那些以诙谐讽刺朝廷而获罪的人应予处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说,也是诗人借古讽今的佳作。诗中赞扬了司马相如的才华横溢和忠诚正直,批评了当时奸佞当道,陷害忠良的行为。全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

说明司马相如虽然遭到贬谪,但仍受到重用。接着两句进一步说明他之所以得到重用的原因是他敢于直言进谏,为国家分忧。第三句写当时有人故意挑拨离间,企图陷害忠良之臣,但这些人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最后一句则直接点出诗的主题——揭露和批判那些阿谀奉承、陷害忠良之臣的奸佞之人。整首诗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既有历史典故的引用,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