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宅神庭孰与游,董贤舜禹莽伊周。
馀腥用尽桐江水,重费寒潭九曲流。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诗,名为《咏史》。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德宅神庭孰与游,董贤舜禹莽伊周。
- “德宅”和”神庭”都是对古代圣贤居所的赞美,”孰与”表示比较的意思。这里说在道德高尚的地方(德宅)和神圣的地方(神庭)去游历,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人物(董贤、舜、禹、莽、伊、周)相比,如何?这里的”谁”是指”你”,”孰与”在这里是”与…相比”的意思。
- “董贤”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宦官,曾得到汉元帝刘奭的宠信,被封为高官。“舜禹”指的是古代两个伟大的帝王,一个是舜,一个是禹。“莽”指的是王莽,他是西汉末年的篡位者。“伊”指的是伊尹,他是商朝的一位大臣。“周”指的是周公,他是周朝的一位重要大臣。
- “重费寒潭九曲流”中的“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重新,二是强调。“寒潭”指的是深水潭,“九曲”指的是曲折的水道,“流”在这里是流动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德宅神庭去游历,就像重新花费时间去游览那些曾经游历过的寒潭九曲一样。
- 馀腥用尽桐江水,重费寒潭九曲流。
- “余腥”指的是残留的气味,“桐江”是浙江桐庐江的别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被认为腐败的官员(如董贤),他们留下的恶迹已经消散殆尽,如同江水冲刷了桐江一样,再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 “重费寒潭九曲流”与前面的解释相同,意思是再次花费时间去游览那些曾经游历过的寒潭九曲。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历史的感慨。他通过对比古今的贤臣和奸臣,表达了对历史的评价。他认为,那些被后人视为腐败的人,他们的恶行已经消失殆尽,就像江水冲刷了桐江一样。而那些被视为伟大的人,他们的伟大事迹和精神却永远被后人铭记。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