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小民劳事已非,城狐不斩愈危机。
却屯已可擒钟会,邓艾无翎独解飞。
咏史
国小民劳事已非,城狐不斩愈危机。
却屯已可擒钟会,邓艾无翎独解飞。
注释:
国小民劳事已非:形容国家小而人民劳累,事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或目的。
城狐不斩愈危机:城狐指的是城墙上的狐狸,比喻敌人或威胁。不斩城狐,意味着不消除这种威胁。
却屯已可擒钟会:却屯是指撤退或转移战略重心,擒钟会则表示能够成功捕获钟会被围困的敌人。
邓艾无翎独解飞:邓艾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他曾经在战争中失去翅膀,但依然能够独自战胜敌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关注。首句“国小民劳事已非”反映了国家的虚弱和人民的疲惫,暗示了历史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国家的兴衰更替。第二句“城狐不斩愈危机”则是对战争和政治策略的隐喻,表达了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危险。第三句“却屯已可擒钟会”展现了诗人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暗示了通过巧妙的战略布局可以实现逆转胜。最后一句“邓艾无翎独解飞”则赞美了邓艾的智慧和勇气,即使面临困境也能独自解决问题。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