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野寒威闭六阴,一川风月伴瑶琴。
鼓楼岩下人如玉,说与渔郎仔细寻。
【注释】
九野:指全国,这里泛指。
寒威:寒气。
六阴:指天之六阴(太白、辰星、婺女、老人、危星、牵牛)隐伏不见。
一川风月:指江上风光和月色。
鼓楼岩: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是观赏钱塘江潮的名胜。
人如玉:形容人美丽如玉,这里指渔翁。
说与:告诉。
渔郎:即渔父,渔夫。
【赏析】
《咏史》这首诗,是诗人观涛时所抒怀。诗的前两句,先从大处落笔写景,“九野寒威闭六阴”,意思是说全国都笼罩在一片寒威中,看不见日出日落。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为下文写观江潮作好了必要的准备。次句写江上景象,“一川风月伴瑶琴”。“一川风月”是指江水,“风月”是说江上的月光和清风,它们与江水一起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伴瑶琴”,则表明诗人正在弹奏着瑶琴。“伴”字用得极好,说明江上景色美得令人心醉神迷,仿佛有一股清幽的香气扑面而来,令人陶醉。第三句“鼓楼岩下人如玉”,紧承第二句而来,诗人把目光投向了岸边。岸边的人儿个个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这句描写了观潮时所见之人的风采,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末句“说与渔郎仔细寻”,则是诗人以问答的形式,向渔夫请教:“你说这江上的景象美不美?”渔夫回答说:“美!美极了!”渔夫的回答既简洁又有力,他的话语充满了赞美。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九野寒威”、“一川风月”都是诗人的想象,将整个天地比作一个整体,而“人如玉”则是一个比喻,它把岸边的行人比作玉一样晶莹剔透的人。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让人感到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一群穿着蓑衣的渔夫,他们在江边悠闲地行走着,宛如一个个白玉雕成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