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相逢宴屡开,紫薇花下约同来。
水光酿绿凝歌袖,山色分青入酒杯。
蛱蝶影随罗扇动,琵琶声逐画船回。
独怜英骨埋芳草,南拱枝头蜀鸟哀。
诗句逐句释义:
分省诸公邀西湖宴集: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一群官员受邀在西湖举行宴会。”分省”可能指的是不同省份的官员,而“宴集”则意味着聚集在一起庆祝。
湖上相逢宴屡开:在湖上(可能是杭州西湖)再次遇到并举行了多次宴会。这里的“重逢”表明了与老朋友或旧时伙伴的相聚。
紫薇花下约同来:紫薇花是西湖边常见的植物,诗人可能在紫薇花盛开的季节再次邀请朋友们一同赏花。这反映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
水光酿绿凝歌袖:水面反射出绿色的光芒,如同绿色的液体一样笼罩在衣袖上,使得歌声更加动听。这里的“酿绿”形容水面的绿色如同酒般醇厚,增添了诗意。
山色分青入酒杯:山上的颜色与青翠的山色融入杯中,暗示着山色的清秀与自然的美丽。这里的“分青”形象地描绘了山色的清新与自然之美。
蛱蝶影随罗扇动:蝴蝶跟随罗扇飞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蛱蝶”可能指的是蝴蝶,而“影随”则描绘了蝴蝶翅膀的影子随着罗扇的转动而移动的情景。
琵琶声逐画船回:琵琶声伴随着画船的行进逐渐消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景的短暂。这里的“逐”可能表示追随、追逐的意思。
独怜英骨埋芳草:诗人独自一人怜悯那些英雄之骨被埋在芳草之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英雄精神的敬仰。
南拱枝头蜀鸟哀:蜀鸟在南方的枝头哀鸣,似乎在为过往的历史和英雄哀悼。这里的“南拱”可能指的是南方,而“蜀鸟”则是指四川地区的鸟儿,它们在枝头哀鸣,象征着对英雄的怀念和哀思。
译文:
在西湖上重逢后,我们又举办了多次宴会。
在紫薇花下,我们一起约定再聚。
水面反射出绿色的光芒,仿佛绿色的液体洒在衣袖上,使得歌声更加动听。
山上的颜色与青翠的山色融合在一起,宛如山色入酒,让人陶醉。
蝶舞伴随罗扇轻摇,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琵琶声随风飘荡,随着画船的离去逐渐消散。
唯有那被遗忘的英雄之骨,被埋葬在芳香的草丛之中,令人感到惋惜和哀叹。
只有南边的树枝上,蜀鸟在悲伤地哀唱,仿佛在为我们逝去的英雄们哀悼。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景和宴会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对友情、历史和自然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如“紫薇”、“水光”、“山色”、“蛱蝶”、“罗扇”、“画船”、“琵琶”、“蜀鸟”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和画面感,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