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侯别我钱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
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交如有素。
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
楚公宾客君最先,日把诗书佐神武。
折冲师旅文字间,饮马长江竟飞渡。
戏下三军皆虎勇,幕中一掾惊鸾翥。
开口澜翻说刘项,抵掌纵横论迁固。
我时落魄大布衣,公亦招徕俾驰骛。
西枢上马常并辔,南省闻鸡复联步。
我曾记侯松云巢,侯亦醉我芙蓉署。
交情过辱如兄弟,话别愁闻戒徒御。
南风九月无秋声,积雨三吴霭氛雾。
侯乘高车驾五马,方面公卿加礼数。
钱塘兵革嗟屡经,民社诛求尚无度。
省中郎署尽知己,左右枢机当要路。
虽云势分有上下,若语同寅实亲故。
古来太守二千石,今则藩翰深倚注。
东南所重在保障,丝茧区区何足务。
曲令市井复承平,莫遣湖山废游豫。
【译文】
高元善离开我钱塘去赴任杭州,秋雨迷蒙江城欲黄昏。
忆及当年与倾盖相交的楚公门下士,握手言谈如老友故人有旧情。
羡慕君家世世代代担任地方官长,治理一方人们爱慕你名声。
楚公宾客中你最早被征召入朝为官,每天手不释卷佐助神武将军。
在军队中用文辞折冲樽俎间,饮马长江终能飞渡险阻。
在军中戏下将士皆虎勇,幕府中一幕僚惊鸾翥。
开口论说刘项兴亡事,论说曹氏迁都论司马。
我时落魄做大布衣,你也招我来共驰骛。
西枢上马常并辔,南省闻鸡复联步。
我曾记得侯松云巢,侯也醉我芙蓉署。
交情过辱如兄弟,话别愁闻戒徒驭。
九月南风无秋声,积雨三吴霭氛雾。
侯乘高车驾五马,方面公卿加礼数。
钱塘兵革嗟屡经,民社诛求尚无度。
省中郎署尽知己,左右枢机当要路。
虽说势分有上下,若语同寅实亲故。
古来太守二千石,今则藩翰深倚注。
东南所重在保障,丝茧区区何足务。
曲令市井复承平,莫遣湖山废游豫。
【赏析】
《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诗通过送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其前途的殷切祝愿和良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而生动,感情真挚而深沉,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首二句写朋友离别时的景色:“高侯别我钱塘去”,点明地点,渲染气氛,暗示离情。“秋欲暮”既写出了时间之晚,又暗含了秋天萧瑟之意,烘托出一种凄凉、悲凉的气氛,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浓重的离别情绪。
第三四句写友情之深厚:作者以“倾盖交”比喻与朋友初次见面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像老朋友一样亲密、可靠。“握手论交如有素”表明两人之间有深厚的情谊和默契,他们的关系非常稳定和坚固。
第五六句写对朋友寄予的厚望:“羡君家世为牧守”,赞美对方的出身好,有才华;“出典方州人爱慕”,表示对方能够胜任地方官的工作,得到人们的爱戴。这些话语不仅表现出对朋友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第七八句写对方在政治生涯中的突出表现:“楚公宾客君最先”,赞扬对方在楚公府中的表现最为出色;“日把诗书佐神武”,表明对方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这两句诗赞美了对方的政治能力和领导才能,同时表达了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和祝愿。
第九十句写对方在军事上的能力:“折冲师旅文字间”,表明对方能够在军事上取得成功;“饮马长江竟飞渡”,形容其军事才能卓越非凡。这两句诗赞美了对方在军事上的才能和战绩,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情。
第十一十二句写对方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戏下三军皆虎勇,幕中一掾惊鸾翥”,描绘出对方在政界的威猛形象和出众能力;“开口澜翻说刘项,抵掌纵横论迁固”,说明对方在讨论国家大事时能言之有理、有据、有据,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政治地位的高度评价和对他政治能力的赞赏。
第十三十四句写两人的深厚友情:“我时落魄大布衣,公亦招徕俾驰骛”,表明自己曾经处于困境之中但仍然坚持理想和信念;“西枢上马常并辔,南省闻鸡复联步”,描绘出两人共同度过艰难时期的情景,也表明两人之间关系亲密无间、互相支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己和对方过去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彼此未来的祝福。
第十五六句写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我曾记侯松云巢,侯亦醉我芙蓉署”,回忆了当年两人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交情过辱如兄弟”,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如同亲兄弟一般紧密无间。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认可。
最后一联写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虽云势分有上下”,指出尽管两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但依然保持平等的关系;“若语同寅实亲故”,表明如果能够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是真正的亲故。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平等关系并成为真正的朋友。
最后一句“古来太守二千石,今则藩翰深倚注”,回顾历史,古代太守拥有很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东南所重在保障,丝茧区区何足务”,指出当今时代需要的是稳定和安宁;“曲令市井复承平,莫遣湖山废游豫”,表达着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和资源去追求个人的利益或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