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复入河东路,复巘重冈愁屡度。
崎岖五里不到河,忽雷椎山雨如注。
须臾百水争怒流,澒洞忽若龙腾湫。
熊罴遁藏虎豹伏,魑魅乱叫狐狸愁。
我马在前我仆后,我行一步一回首。
阴风吹人股为慄,破帽笼头衣露肘。
疾呼东来皓首翁,问劳慰我心忡忡。
相延入谷已暝黑,下马共栖营窟中。
不知今夕复何夕,俯仰人间长太息。
劳生何必为形役,归有衡门且容膝。
诗句解析
- 七月望日值雨宿窖中:在农历七月十五的夜晚,天气阴沉且下雨,诗人选择在山洞中避雨。
- 西游复入河东路:诗人再次从西边出发,踏上前往河东的路。
- 复巘重冈愁屡度:山路崎岖,连绵不断的山峰让人感到忧郁,多次经过。
- 崎岖五里不到河:走了五里崎岖的山路仍然没有到达河边。
- 忽雷椎山雨如注:突然之间,雷电击中山岳,大雨倾泻而下。
- 须臾百水争怒流:不久后,百道急流同时涌动,水流湍急。
- 澒洞忽若龙腾湫:水流如同龙腾跃于深潭之中,形容水流之猛烈。
- 熊罴遁藏虎豹伏:熊和罴等野兽隐藏起来,而老虎、豹子则伏藏不动。
- 魑魅乱叫狐狸愁:妖魔鬼怪发出混乱的叫声,使狐狸也感到忧愁。
- 我马在前我仆后,我行一步一回首:诗人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而自己则跟在后面,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一次。
- 阴风吹人股为慄:阴风寒冷,吹得人的大腿都发冷,仿佛有寒栗。
- 破帽笼头衣露肘:诗人头戴破旧的帽子,用破旧的布裹着头,衣服也露出肩膀和胳膊肘。
- 疾呼东来皓首翁,问劳慰我心忡忡:急切地呼唤那位白发的老翁(可能是向导),向他询问旅途中的辛苦并表达自己的关切。
- 相延入谷已暝黑,下马共栖营窟中:请他一同进入山谷,天已经黑了,于是下马休息,共在山洞中安营扎寨。
- 不知今夕复何夕,俯仰人间长太息:不知道今夜又将是哪一个夜晚,抬头仰望人间,只能长叹息。
- 劳生何必为形役,归有衡门且容膝:人生在世,何必被名利所驱使,回家后能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就足够好了。
译文
农历七月十五的夜晚,天气阴暗且下雨,诗人选择在山洞中避雨。从西边再出发,踏上前往河东的路途。路上的山峰崎岖,连绵不断,令人感觉忧郁,多次经过。走了五里崎岖的山路仍没有到达河边。忽然雷电击中山岳,大雨倾泻而下。不久后,百道急流同时涌动,水流湍急。水流如同龙腾跃于深潭之中,形容水流之猛烈。熊和罴等野兽隐藏起来,而老虎、豹子则伏藏不动。妖魔鬼怪发出混乱的叫声,使狐狸也感到忧愁。我骑马走在最前面,而自己则跟在后面,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一次。阴风寒冷,吹得人的大腿都发冷,仿佛有寒栗。头戴破旧的帽子,用破旧的布裹着头,衣服也露出肩膀和胳膊肘。急切地呼唤那位白发的老翁,向他询问旅途中的辛苦并表达自己的关切。请他一同进入山谷,天已经黑了,于是下马休息,共在山洞中安营扎寨。不知道今夜又将是哪一个夜晚,抬头仰望人间,只能长叹息。人生在世,何必被名利所驱使,回家后能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就足够好了。
赏析
《七月望日值雨宿窖中》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旅行中遇到风雨交加的场景,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因暴雨被迫在山洞中过夜的情景。这里的“七月望日值雨”、“西游复入河东路”等词语暗示了诗人正在经历一场长途跋涉。然而,由于天气恶劣,他们不得不暂时停留在山洞中避雨。这一场景反映了当时交通的不便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无奈。
诗的主体部分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在描述山峦、溪流、野兽等自然景物时,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等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也通过对风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诗的最后部分通过与老翁的对话,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虽然身处逆境,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理想和自由的生活。相反,他更关注当下的生活品质和内心的需求。这种精神风貌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七月望日值雨宿窖中》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才华,还传达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